|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论题界定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中外合作办学的立法背景 | 第14-20页 | 
| ·中外合作办学立法的国际环境 | 第14-16页 | 
| ·中外合作办学立法的国内背景 | 第16-17页 | 
| ·GATS 机制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开放承诺 | 第17-20页 | 
| ·水平减让表中的承诺 | 第18-19页 | 
| ·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的承诺减让 | 第19页 | 
| ·与教育服务有关的其他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中外合作办学立法概述 | 第20-27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解读 | 第20-24页 | 
| ·教育主权的维护 | 第21-22页 | 
| ·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保障 | 第22-23页 | 
| ·中外合作办学各方合法权益的保护 | 第23-24页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解读 | 第24-27页 | 
| ·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扶持 | 第24-25页 |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规范 | 第25页 | 
| ·中外合作办学各方合法权益的保护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中外合作办学立法的缺陷 | 第27-36页 | 
| ·中外合作办学配套法律的缺失 | 第27-30页 | 
| ·关于税收问题 | 第27-28页 | 
| ·关于外汇问题 | 第28-30页 | 
| ·中外合作办学法律与GATS 规则的差距 | 第30-32页 | 
|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与GATS 规则相冲突 | 第30-31页 | 
| ·《条例》内容未完全体现入世承诺 | 第31-32页 | 
| ·中外合作办学各方权益的保护不足 | 第32-36页 | 
|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者的教育投资回报 | 第32-33页 | 
|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地位 | 第33-34页 | 
| ·关于教育消费者的权益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中外合作办学立法的完善 | 第36-44页 | 
| ·明确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必须具有法人地位 | 第36-37页 | 
| ·突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育质量的管理 | 第37-39页 | 
|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的“营利性”内容 | 第39-41页 | 
| ·制定中外合作办学专门税收、外汇及人事管理办法 | 第41-42页 | 
| ·制定专门的税收管理办法 | 第41页 | 
| ·制定专门的外汇管理办法 | 第41-42页 | 
| ·制定更高效力层次的人事管理规定 | 第42页 | 
| ·增加关于教师和学生权利救济的规定 | 第42页 | 
| ·参与更多的国际教育协议的签署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 
| 附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 第52-61页 | 
| 附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 | 第6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