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STATCOM的仿真研究及其基于DSP的实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9页 |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8页 |
·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概述 | 第8-10页 |
·FACTS概念的提出 | 第8-9页 |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 第9-10页 |
·无功补偿的意义及其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无功功率补偿的作用 | 第10-11页 |
·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类型及发展 | 第11-12页 |
·STATCOM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2-17页 |
·STATCOM的优点比较 | 第12-14页 |
·对大容量的STATCOM主电路的研究要求 | 第14页 |
·STATCOM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14-16页 |
·STATCOM装置的开发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STATCOM装置的主电路设计及数学建模 | 第19-37页 |
·引言 | 第19页 |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STATCOM的数学建模 | 第22-29页 |
·STATCOM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关于主电路建模的讨论 | 第26-29页 |
·大容量STATCOM的主电路方案研究 | 第29-36页 |
·提高逆变器容量的措施 | 第29-33页 |
·三电平四重化逆变器结构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STATCOM多目标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第37-53页 |
·电力系统的多目标控制综述 | 第37-39页 |
·STATCOM单目标控制器的设计 | 第39-45页 |
·维持节点电压和抑制电压闪变 | 第41-43页 |
·阻尼振荡 | 第43-44页 |
·系统的暂态稳定极限 | 第44-45页 |
·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极限 | 第45页 |
·基于模糊逻辑的STATCOM多目标协调控制器 | 第45-52页 |
·模糊控制概述 | 第46-47页 |
·模糊控制器的一般设计方法 | 第47-50页 |
·STATCOM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STATCOM控制器的仿真验证 | 第53-63页 |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建模 | 第53-54页 |
·STATCOM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4-62页 |
·STATCOM的器件级模型仿真 | 第55-57页 |
·STATCOM的系统级模型仿真 | 第57-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基于DSP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实现 | 第63-83页 |
·控制器的整体设计 | 第63-65页 |
·控制器主控单元的设计 | 第65-68页 |
·DSP的简介 | 第65-66页 |
·外部存储器的扩展 | 第66-67页 |
·通讯接口硬件设计 | 第67-68页 |
·复位电路 | 第68页 |
·测量采样系统 | 第68-71页 |
·A/D采样 | 第69-70页 |
·测频电路(同步信号产生电路) | 第70-71页 |
·脉冲发生器(执行单元)的设计 | 第71-75页 |
·STATCOM对脉冲发生器的要求 | 第71-73页 |
·DSP脉冲发生器的实现 | 第73-74页 |
·IGBT的驱动电路 | 第74-75页 |
·STATCOM冗余控制器结构 | 第75-77页 |
·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77-82页 |
·上位机PC机软件设计 | 第77-78页 |
·DSP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78-79页 |
·DSP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 | 第79-81页 |
·PWM波的调制产生及软件设计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工作总结 | 第83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