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概述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港口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船舶通航安全的需要 | 第11页 |
·船舶安全管理的需要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主要内容 | 第12页 |
·基本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宁波舟山港现状和发展预测 | 第13-24页 |
·航道及港口现状 | 第13-16页 |
·宁波港及舟山港港口现状 | 第13-14页 |
·航道 | 第14-15页 |
·港口发展规划 | 第15-16页 |
·港口吞吐量发展现状及预测 | 第16-24页 |
·港口吞吐量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宁波港吞吐量预测 | 第17-24页 |
·预测方法 | 第17-19页 |
·预测结果 | 第19-24页 |
第3章 宁波舟山港大型船舶分道航行的必要性 | 第24-37页 |
·宁波舟山港大型船舶航道简介 | 第24-25页 |
·宁波水域交通流量 | 第25-32页 |
·交通流量 | 第25-27页 |
·现有船舶流量 | 第27页 |
·虾峙门航道实际观测流量 | 第27-32页 |
·宁波舟山港大型船舶流量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虾峙门航道通过能力及双向通航可能性和主要风险 | 第33-35页 |
·双向通航航道宽度 | 第33-34页 |
·虾峙门航道双向通航方案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宁波舟山大型船舶分道航行的迫切性 | 第35-37页 |
第4章 开通条帚门航道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 第37-49页 |
·条帚门水道自然条件及通航现状 | 第37-38页 |
·地理位置 | 第37-38页 |
·气象 | 第38页 |
·潮流 | 第38页 |
·水深与底质 | 第38页 |
·航道的设计 | 第38-44页 |
·设计方法 | 第39-40页 |
·航道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 第40-44页 |
·条帚门水道自然条件通航现状以及整治的可行性 | 第44-47页 |
·开通条帚门航道的意义 | 第44-45页 |
·条帚门航道单向通航所需宽度 | 第45-46页 |
·开通条帚门航道的时机 | 第46页 |
·条帚门航道与虾峙门航道的比较 | 第46-47页 |
·条帚门航道开通的经济性分析 | 第47页 |
·开通条帚门航道的重要性 | 第47-49页 |
·缓解虾峙门航道的通航压力 | 第47页 |
·有利于六横岛的开发建设 | 第47-48页 |
·适应宁波舟山港快速发展和功能发挥 | 第48页 |
·减少水上交通事故 | 第48-49页 |
第5章 进出宁波舟山港航行方案及航法 | 第49-58页 |
·规划原则 | 第49-50页 |
·航道规划必须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与港口总体规划要求 | 第49页 |
·航道规划应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适当超前 | 第49页 |
·规划航线位置、等级应尽量与公告航路协调,也要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 第49页 |
·规划航线布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中船舶安全航行的要求 | 第49-50页 |
·具体方案 | 第50-55页 |
·虾峙门进,条帚门出(方案一) | 第50-52页 |
·大型船舶虾峙门进出,其他船舶条帚门进出(方案二) | 第52-53页 |
·虾峙门开通双向通航(方案三) | 第53-55页 |
·方案比选 | 第55页 |
·条帚门航道航线设计 | 第55-58页 |
·航线设计原则 | 第55-56页 |
·进口航线设计 | 第56-57页 |
·出口航线设计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8页 |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