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组数字签名的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综述 | 第11-13页 |
·本文的工作 | 第13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背景知识 | 第15-22页 |
·相关密码学问题与假设 | 第15页 |
·数字签名体制概述 | 第15-20页 |
·数字签名的定义与攻击分类 | 第16-17页 |
·具有特性的数字签名方案 | 第17-20页 |
·相关秘密共享方案 | 第20页 |
·相关群签名方案中的知识签名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抵抗合谋攻击的门限代理签名方案 | 第22-33页 |
·门限代理签名发展综述 | 第22-23页 |
·代理签名的分类及概念 | 第23-25页 |
·基本分类 | 第23-25页 |
·我们的更加详细的分类 | 第25页 |
·代理签名应具有的性质 | 第25-27页 |
·抵抗合谋攻击的己知签名人的门限代理签名体制 | 第27-32页 |
·Chien-Lung Hsu门限代理签名体制 | 第28-30页 |
·对Chien-Lung Hsu体制的修改 | 第30-31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新的基于ACJT2000的群签名方案 | 第33-41页 |
·群签名发展综述 | 第33-34页 |
·对ACJT2000群签名方案的回顾 | 第34-36页 |
·系统建立 | 第34页 |
·成员的加入 | 第34-35页 |
·签名 | 第35页 |
·签名验证 | 第35-36页 |
·签名的打开 | 第36页 |
·ACJT2000群签名体制的不安全性 | 第36-37页 |
·新的群签名体制 | 第37-39页 |
·系统建立 | 第38页 |
·成员的加入 | 第38页 |
·签名 | 第38-39页 |
·签名验证 | 第39页 |
·签名的打开 | 第39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