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系统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系统论 | 第11-12页 |
·系统思想具体内容 | 第12页 |
·系统的范畴和特征 | 第12-13页 |
·系统定性定量和模型 | 第13-14页 |
·研究结论 | 第14页 |
·研究价值 | 第14-16页 |
第2章 景观设计系统及元素研究 | 第16-32页 |
·相关定义 | 第16页 |
·景观 | 第16页 |
·设计 | 第16页 |
·系统 | 第16页 |
·理学元素研究 | 第16-23页 |
·理学元素的研究内容 | 第17-21页 |
·理学元素的研究途径 | 第21-23页 |
·理学元素的研究意义 | 第23页 |
·人学元素研究 | 第23-27页 |
·人学元素的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人学元素的研究途径 | 第26页 |
·人学元素的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美学元素研究 | 第27-32页 |
·美学元素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美学元素的研究途径 | 第29-31页 |
·美学元素的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第3章 景观设计系统元素关系研究 | 第32-44页 |
·理学与人学 | 第32-36页 |
·平衡、生长、循环的观点 | 第32-33页 |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互关联 | 第33-34页 |
·人类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 | 第34-36页 |
·人学与美学 | 第36-39页 |
·人与自然 | 第36-37页 |
·人与社会 | 第37-38页 |
·人与艺术 | 第38-39页 |
·美学与理学 | 第39-43页 |
·自然为美,自然做功 | 第39-41页 |
·万物圆融,和谐为美 | 第41-42页 |
·抽象艺术,提取神意 | 第42-43页 |
·价值与意义 | 第43-44页 |
第4章 景观设计系统模型研究 | 第44-58页 |
·景观系统的设计模型 | 第44-47页 |
·系统使用条件 | 第44页 |
·系统主要特性 | 第44页 |
·系统分析准则 | 第44-45页 |
·系统分析步骤 | 第45页 |
·系统协调流程 | 第45页 |
·系统设计方法 | 第45-47页 |
·景观系统的评价模型 | 第47-56页 |
·研究方法 | 第47-53页 |
·数学模型 | 第53-56页 |
·视野与尺度 | 第56-58页 |
·宏观、微观的视野 | 第56页 |
·大、中、小三种尺度 | 第56-58页 |
第5章 景观设计系统应用研究 | 第58-63页 |
·景观教育问题 | 第58-59页 |
·景观工程问题 | 第59-60页 |
·经典案例分析 | 第60-61页 |
·景观设计系统论的完善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