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Q甲醇发动机的性能与排放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发展甲醇燃料代用的意义 | 第9-27页 |
·汽车燃料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第9-16页 |
·汽车"可见潜在需要量" | 第9-11页 |
·液化石油气(LPG)汽车 | 第11-13页 |
·压缩天然气(CHG)汽车 | 第13-14页 |
·电动汽车 | 第14-16页 |
·混合动力汽车 | 第16页 |
·发展甲醇代用燃料的意义 | 第16-18页 |
·山西省发展甲醇燃料的基本情况和意义 | 第18-19页 |
·基本情况 | 第18页 |
·实施意义 | 第18-19页 |
·甲醇生产的现状 | 第19-21页 |
·技术状况及原料 | 第19页 |
·现有的国内甲醇生产装置 | 第19-20页 |
·山西省甲醇生产情况 | 第20-21页 |
·山西发展甲醇燃料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 第21-27页 |
·问题 | 第21-22页 |
·机遇 | 第22-24页 |
·设想的目标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甲醇燃料性质及对发动机的影响 | 第27-37页 |
·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7-29页 |
·甲醇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29-33页 |
·化学成分及燃烧产物 | 第29-30页 |
·热值 | 第30页 |
·醇的沸点及蒸汽压 | 第30页 |
·辛烷值 | 第30-31页 |
·着火性能 | 第31页 |
·汽化潜热 | 第31-32页 |
·着火极限 | 第32页 |
·火焰传播速度 | 第32-33页 |
·甲醇燃料的优缺点 | 第33-37页 |
·甲醇燃料的优点 | 第33页 |
·甲醇燃料的缺点 | 第33-37页 |
第三章 甲醇发动机的排放及控制 | 第37-47页 |
·内燃机的常规排放物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 第39-42页 |
·一氧化碳 | 第39-40页 |
·碳氢化合物 | 第40-41页 |
·氮氧化物 | 第41页 |
·臭氧和其他光化氧化剂 | 第41页 |
·硫化物 | 第41-42页 |
·微粒 | 第42页 |
·内燃机燃用甲醇时的非常规排放物及控制 | 第42-47页 |
·甲醛 | 第43-44页 |
·未燃燃料(UBF) | 第44-45页 |
·非常规排放物的控制措施 | 第45-47页 |
第四章 465Q发动机的改造 | 第47-53页 |
·465Q概述 | 第47-49页 |
·压缩比的调整 | 第49-51页 |
·点火提前角的调整 | 第51-52页 |
·喷油脉宽及空燃比的调整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试验分析 | 第53-65页 |
·测试系统组成 | 第53-58页 |
·FXG-103发动机性能测试仪 | 第54-55页 |
·双环Y120S水力测功器 | 第55-56页 |
·PC-HUD分析软件 | 第56-57页 |
·排放测试仪 | 第57-58页 |
·实验数据 | 第58-65页 |
·外特性功率曲线及数据 | 第58-59页 |
·外特性扭矩曲线及数据 | 第59-60页 |
·外特性比油耗曲线及数据 | 第60-61页 |
·外特性工况下NOx排放曲线及数据 | 第61-62页 |
·外特性工况下CO排放曲线及数据 | 第62-63页 |
·外特性工况下HC排放曲线及数据 | 第63-65页 |
第六章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