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名士的精神世界与现实抉择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四、本文的行文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东汉的政治权力格局与士人所处地位 | 第15-23页 |
一、东汉的政治权力基础 | 第15-19页 |
(一)、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 | 第15-17页 |
(二)、皇权的加强 | 第17-19页 |
二、士人在东汉政局中的地位及与其它势力的关系 | 第19-23页 |
(一)、士人与皇权 | 第19-20页 |
(二)、士人与外戚 | 第20-21页 |
(三)、士人与宦官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党锢之祸"与东汉后期"名士" | 第23-35页 |
一、党锢之祸 | 第23-27页 |
二、东汉后期的"名士" | 第27-31页 |
(一)、选举与"名士" | 第28-29页 |
(二)、清议与"名士" | 第29-31页 |
三、名士的几种类型 | 第31-35页 |
(一)、清流名士 | 第31-32页 |
(二)、浊流名士 | 第32页 |
(三)、伪装名士 | 第32页 |
(四)、隐逸名士 | 第32-33页 |
(五)、学者名士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名士的精神世界与现实抉择 | 第35-51页 |
一、名士们的精神世界 | 第35-47页 |
(一)、名士的"忠汉"情结 | 第35-42页 |
(二)、禄利到名节的转变 | 第42-44页 |
(三)、名士的隐逸情怀 | 第44-47页 |
二、名士们的历史抉择 | 第47-51页 |
(一)、党锢之后的政局演变 | 第47页 |
(二)、当权者对名士的态度 | 第47-48页 |
(三)、名士的选择 | 第48-49页 |
(四)、名士心态转变与士风转型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