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2 民间法概述 | 第10-21页 |
| ·民间法的概念与性质 | 第10-14页 |
| ·民间法的概念 | 第10-11页 |
| ·民间法的性质 | 第11-14页 |
| ·民间法的特征 | 第14-15页 |
| ·民间性 | 第14页 |
| ·地方性 | 第14页 |
| ·内控性 | 第14-15页 |
|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 | 第15-17页 |
|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不同点 | 第15-16页 |
|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相同点 | 第16-17页 |
| ·民间法的范畴 | 第17-19页 |
| ·宗法族规 | 第18页 |
| ·乡规民约 | 第18页 |
| ·宗教规范 | 第18页 |
| ·行会规章 | 第18页 |
| ·少数民族习惯法 | 第18-19页 |
| ·民间法的价值 | 第19-21页 |
| ·转化性 | 第19页 |
| ·弥补性 | 第19页 |
| ·创新性 | 第19-21页 |
| 3 民间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力 | 第21-30页 |
| ·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 ·国家主义法观念 | 第21-22页 |
| ·法律多元主义法观念 | 第22-26页 |
| ·实践动力 | 第26-30页 |
| ·经济因素 | 第26-27页 |
| ·观念因素 | 第27页 |
| ·制度因素 | 第27-30页 |
| 4 国家法与民间法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关系 | 第30-36页 |
|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融合与统一 | 第30页 |
|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与对立 | 第30-36页 |
| ·国家法与民间法冲突与对立的表现形式 | 第30-35页 |
| ·国家法与民间法冲突与对立的原因 | 第35-36页 |
| 5 构建我国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途径 | 第36-47页 |
| ·构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良性互动关系的总体思路 | 第36-41页 |
| ·理性看待民间法 | 第36-38页 |
| ·划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效力范围 | 第38-40页 |
| ·为国家法与民间法提供多种互动渠道和对话空间 | 第40-41页 |
| ·构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具体方法 | 第41-47页 |
| ·在立法方面建立契约型法律 | 第41-44页 |
| ·在司法层面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 第44-47页 |
| 6 结论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