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论文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中的IP承载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3G TD-SCDMA承载技术的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第9-10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TD-SCDMA系统及IP承载技术分析第12-22页
   ·TD-SCDMA网络结构及其演进分析第12-14页
   ·TD-SCDMA系统承载网络功能第14-15页
   ·TD-SCDMA系统IP承载技术分析第15-21页
     ·TD-SCDMA UTRAN中的IP承载协议栈第16-20页
     ·TD-SCDMA CN中的IP承载协议栈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TD-SCDMA网元IP承载系统设计第22-53页
   ·基于IP承载技术的分布式网元模型第22-25页
     ·先进的通信计算构架ATCA第22-23页
     ·基于IP承载的TD-SCDMA网元统一架构第23-24页
     ·基于IP承载的TD-SCDMA网元模型设计第24-25页
   ·IP承载系统功能设计第25-35页
     ·IP承载系统功能模块分解第26页
     ·IP承载系统功能层次分析第26-28页
     ·IP承载系统功能分布设计第28-35页
   ·IP承载系统框架设计第35-47页
     ·IP承载框架第35-36页
     ·IP承载系统编址与路由第36-44页
     ·IP承载系统数据流第44-47页
   ·IP承载软件调度模型设计第47-52页
     ·实时操作系统调度模型及其缺点第47-48页
     ·基于实时系统的二次调度模型第48-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IP承载系统关键技术设计第53-93页
   ·网元内部IP承载协议设计第53-57页
     ·内部IP承载设计第53-55页
     ·内部通信格式设计第55-57页
     ·内部通信QOS保证第57页
   ·IP承载路由管理设计第57-70页
     ·路由策略第57-58页
     ·路由管理模型第58-63页
     ·关键算法设计第63-70页
   ·IP承载动态路由设计第70-75页
     ·OSPF数据流图第70-72页
     ·RIP数据流图第72-73页
     ·动态路由主要流程设计第73-75页
   ·IP承载协议栈设计第75-85页
     ·IP协议栈工作模型第75-77页
     ·主要模块设计第77-85页
   ·IP承载QOS管理方案第85-92页
     ·IP承载QOS技术分析第85-88页
     ·IP承载QOS方案第88-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93-95页
   ·总结与回顾第93页
   ·未来与展望第93-95页
致谢第95-96页
附录:缩略语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吴系女作家”研究(1938—1949)
下一篇:乌江渡30MW单机电网无功补偿方案的研究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