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电子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文

线损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绪论第8页
   ·线损分析系统的现状第8-9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9-10页
第二章 线损分析系统的设计第10-25页
   ·基本设计概念第10-17页
     ·系统架构第10页
     ·计算方法第10-12页
     ·模型标准第12-13页
     ·层次关系型电网模型第13-14页
     ·电网设备间连接关系第14-15页
     ·系统间设备对应关系第15-16页
     ·电网量测量量测点参数第16-17页
     ·历史电量负荷数据第17页
   ·处理流程第17-25页
     ·线损统计计算第17-19页
     ·线损分区域统计第19-21页
     ·降损分析第21-22页
     ·线损异常分析第22页
     ·线损对比分析第22页
     ·线损指标考核第22-23页
     ·线损汇总和上报第23-24页
     ·线损报表管理 WEB发布第24-25页
第三章 线损分析系统的开发第25-51页
   ·模型定义第25-27页
     ·电网设备及计量点参数建模第26-27页
     ·系统间设备对应关系第27页
   ·平台应用第27-29页
   ·数据获取第29-30页
     ·电能量数据获取第29-30页
     ·电能量数据管理第30页
   ·数据分析与输出第30-35页
     ·实时线损监测第30页
     ·实际线损结果表第30-31页
     ·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第31页
     ·理论线损计算结果表第31-32页
     ·降损措施分析第32页
     ·电网抄见线损计算第32-33页
     ·线损分类统计第33页
     ·线损对比分析第33-34页
     ·线损异常分析第34页
     ·线损指标考核第34页
     ·线损年度报告第34-35页
     ·降损措施记录第35页
     ·数据输出第35页
     ·WEB浏览第35页
   ·系统管理功能第35-36页
     ·文档资料管理第35页
     ·事件管理第35页
     ·用户管理第35-36页
     ·数据备份恢复第36页
   ·编程方法及语言第36-37页
     ·编程方法第36页
     ·开发工具第36-37页
   ·实现过程第37-51页
     ·接口的开发实现第37-38页
     ·数据库的定义实现第38-40页
     ·算法开发实现第40-42页
     ·界面开发实现第42-47页
     ·客户服务器机制通讯开发实现第47-48页
     ·报表开发实现第48-49页
     ·WEB开发实现第49-51页
第四章 线损分析系统的测试第51-53页
   ·单元测试第51页
   ·集成测试第51-52页
   ·系统测试第52页
   ·测试结论第52-53页
第五章 总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下一篇: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及其税收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