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绪论 | 第12-14页 |
| 1. 内部控制的发展及比较 | 第14-27页 |
| ·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 | 第14-20页 |
| ·内部牵制 | 第14页 |
| ·内部控制制度 | 第14-15页 |
| ·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 | 第15-17页 |
| ·内部控制结构 | 第17-18页 |
|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第18-19页 |
|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 | 第19-20页 |
| ·英国的内部控制 | 第20-23页 |
| ·公司法和普通法 | 第21页 |
| ·上市登记规则 | 第21页 |
| ·《联合规则》 | 第21-22页 |
| ·Turnbull 指南 | 第22-23页 |
|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 第23-27页 |
| ·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23-24页 |
|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第24页 |
| ·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 | 第24-25页 |
|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 第25页 |
| ·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25-27页 |
| 2.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评述 | 第27-32页 |
| ·内部控制观念的变迁 | 第27-29页 |
| ·对传统内部控制理论的评述 | 第29-30页 |
| ·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及出路 | 第30-32页 |
| 3. 内部控制的涵义、主体和客体 | 第32-37页 |
| ·内部控制的涵义 | 第32-34页 |
| ·内部的含义 | 第32页 |
| ·内部控制的定义 | 第32-33页 |
| ·内部控制的范围 | 第33-34页 |
| ·内部控制的主体 | 第34-35页 |
| ·内部控制的客体 | 第35-37页 |
| 4. 内部控制的本质和功能 | 第37-44页 |
| ·内部控制的本质 | 第37-38页 |
| ·内部控制的功能 | 第38-43页 |
| ·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 第38-39页 |
| ·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 | 第39-41页 |
| ·降低代理成本 | 第41-43页 |
| ·内部控制的系统观 | 第43-44页 |
| 5. 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容 | 第44-59页 |
| ·内部控制的目标体系 | 第44-46页 |
| ·内部控制的总目标 | 第44-46页 |
| ·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 | 第46页 |
| ·内部控制的分类 | 第46-47页 |
| ·内部控制的内容 | 第47-56页 |
| ·传统内部控制制约观——法制 | 第48-49页 |
| ·传统内部控制系统的补充——德治 | 第49-50页 |
|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 第50-53页 |
| ·内部控制的新视角——激励观 | 第53-54页 |
| ·融合理论——控制和激励相互补充 | 第54-56页 |
| ·内部控制方式分析 | 第56-59页 |
| ·从内部控制客体的角度分析 | 第56-57页 |
| ·从内部控制分类的角度分析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后记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