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选题动因 | 第10-11页 |
·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19-29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行政职能 | 第19页 |
·政府职能错位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9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0-23页 |
·行政职能理论 | 第23-25页 |
·政府失灵理论 | 第25-29页 |
第三章 房产市场过热背后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现状 | 第29-37页 |
·地方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受益者 | 第29-30页 |
·部分房企对高额利润的追求 | 第29页 |
·土地出让收入丰富了地方财政 | 第29-30页 |
·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中的职能错位 | 第30-33页 |
·地方政府调控手段使用失当 | 第30-31页 |
·地方政府调控中出现的职能错位 | 第31-32页 |
·地方政府职能错位引起的调控结果 | 第32-33页 |
·房屋拆迁行为不规范 | 第33-35页 |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充当拆迁人的角色 | 第33-34页 |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拆迁纠纷中的角色 | 第34页 |
·地方政府介入强制拆迁的事件中 | 第34-35页 |
·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 | 第35-37页 |
·保障性住房数量供不应求 | 第35页 |
·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不健全 | 第35-36页 |
·地方政府动力、财力不足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房产市场过热下地方政府职能错位原因 | 第37-42页 |
·偏重经济、效率忽视公共服务、公平 | 第37-39页 |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影响调控效果 | 第37-38页 |
·偏重经济建设影响市场监管 | 第38页 |
·忽视公共服务导致的后果 | 第38-39页 |
·多部门协同机制的缺乏造成的影响 | 第39-42页 |
·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 | 第39-40页 |
·政策导向不明朗 | 第40-41页 |
·拆迁方面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国外部分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教训与对策启发 | 第42-49页 |
·美国房地产市场过热发展与其政策 | 第42-43页 |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现状 | 第42-43页 |
·美国房地产政策 | 第43页 |
·新加坡房地产发展与房地产政策 | 第43-45页 |
·新加坡房地产发展 | 第43-44页 |
·新加坡房地产发展政策 | 第44-45页 |
·日本房地产发展与房地产政策 | 第45-46页 |
·日本房地产发展现状 | 第45页 |
·日本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 | 第45-46页 |
·国外房地产现状与政策带来的启示 | 第46-49页 |
第六章 房产市场过热下地方政府职能错位对策研究 | 第49-56页 |
·明确自己的职能重点 | 第49-50页 |
·开源节流 | 第49页 |
·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 第49-50页 |
·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正确引导 | 第50-51页 |
·地方政府适度调控与市场调节相配合 | 第50-51页 |
·引导商品房适度健康发展 | 第51页 |
·恰当、充分行使政府监管职能 | 第51-53页 |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 | 第51-52页 |
·监管房地产中介机构服务 | 第52-53页 |
·规范拆迁行为 | 第53页 |
·完善政府职能 | 第53-56页 |
·地方政府应以民为本 | 第53-54页 |
·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