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转化植株的功能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植物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第10-11页
     ·原生质体系统第10页
     ·愈伤组织受体系统第10-11页
     ·种质系统第11页
     ·胚状体受体系统第11页
     ·直接分化芽受体系统第11页
   ·植物基因转化载体第11-15页
   ·转化方法及其在大豆上的应用第15-20页
     ·基因枪法第15-16页
     ·电激法第16页
     ·聚乙二醇法第16页
     ·显微注射法第16-17页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转化方法第17页
     ·萌发种子注射法第17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17-18页
     ·农杆菌介导法第18-20页
   ·问题与展望第20-21页
第二章 大豆转化体系的建立第21-37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6页
     ·材料第21-22页
     ·方法第22-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5页
     ·花器官转化法第26页
     ·超声波转化法第26页
     ·子叶节转化法第26-31页
     ·半种转化法第31-33页
     ·生长点转化法第33-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再生植株抗glufosinate的筛选方法及筛选浓度的确定第37-44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材料第37页
     ·方法第37-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浸种法第39-40页
     ·根吸法第40-41页
     ·叶片涂抹法第41-42页
     ·叶片喷洒法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再生植株的分子检测第44-54页
   ·方法第44-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3页
     ·转化植株的表现型及遗传分析第48-51页
     ·转化植株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证据第51-53页
       ·PCR检测第51页
       ·Southern blot第51页
       ·GFP观察第51-52页
       ·RT-PCR第52-53页
       ·Western blot第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第54-56页
   ·关于转化率第54页
   ·关于转化问题第54-55页
   ·关于转化植株抗性筛选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第56-57页
第七章 本研究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第68-72页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第72-73页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重要科研成果第73-74页
永久通讯方式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务员抗命权
下一篇:苋属入侵种的可能分布区预测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