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地区区域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以温州泉州为例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区域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区域发展及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9-12页 |
| ·区域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 | 第12-16页 |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2页 |
| ·区域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 ·“模式”及“区域发展模式” | 第17-18页 |
| ·区域发展的评判标准 | 第18-19页 |
| ·区域发展评价的含义 | 第19页 |
| ·区域发展评价的原则 | 第19页 |
| ·定性评价标准 | 第19-20页 |
| ·定量评价标准 | 第20页 |
| ·社会的满意度 | 第20-22页 |
| 第2章 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及基本态势 | 第22-40页 |
| ·我国经济区域的基本划分 | 第22-25页 |
| ·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依据及其特征 | 第25-29页 |
| ·经济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 第25-28页 |
| ·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 ·影响区域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 第29-34页 |
| ·协调两大地带关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的实践 | 第29-31页 |
| ·优先开发沿海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 第31-32页 |
| ·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32-33页 |
| ·按照不同功能区要求实施分类开发战略 | 第33-34页 |
| ·我国现行区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34-37页 |
|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严重 | 第34-35页 |
| ·区域发展受行政区划约束的问题仍然突出 | 第35-36页 |
| ·中部区域经济呈现“凹陷” | 第36页 |
| ·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 | 第36页 |
| ·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 | 第36页 |
| ·普遍存在“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 | 第36-37页 |
| ·我国现行区域发展模式的综合评价 | 第37-40页 |
| 第3章 温泉发展模式的形成及发展条件分析 | 第40-59页 |
| ·温泉地区的区位特点及发展条件 | 第40-49页 |
| ·温州地区的地理条件及经济基础 | 第40-44页 |
| ·泉州地区的地理历史条件 | 第44-49页 |
| ·“温泉模式”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 第49-59页 |
| ·“温州模式”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 第49-54页 |
| ·“泉州模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54-59页 |
| 第4章 温泉发展模式的产业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77页 |
| ·温(州)泉(州)产业政策的选择 | 第59-69页 |
| ·产业政策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59-61页 |
| ·温州产业政策选择 | 第61-66页 |
| ·泉州产业政策选择 | 第66-69页 |
| ·温(州)泉(州)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7页 |
| ·影响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69-73页 |
| ·影响泉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73-77页 |
| 第5章 温泉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第77-87页 |
| ·温州模式面临的问题 | 第77-81页 |
| ·产业层次低,结构调整面临诸多困难 | 第77-78页 |
| ·家庭管理模式对现代企业的不适应性 | 第78-79页 |
| ·资本和人才外流 | 第79-80页 |
| ·市场秩序有待于规范化与法制化 | 第80-81页 |
| ·泉州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 第81-85页 |
| ·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亟待调整 | 第82页 |
|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 第82-83页 |
| ·投资环境不够优化,对外开放仍有薄弱环节 | 第83-84页 |
| ·人力资源不足,科技对经济贡献率偏低 | 第84-85页 |
| ·温州泉州模式存在问题的综合比较 | 第85-87页 |
| 第6章 温泉发展模式的几点重要启示 | 第87-102页 |
| ·更新观念,思想先行,勇于探索,敢为人先 | 第87-89页 |
|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市场竞争主体 | 第89-91页 |
| ·因地制宜,大力发挥地方特色优势 | 第91-93页 |
| ·着力培育和延伸产业链,发挥经济聚集效应 | 第93-96页 |
| ·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 第96-99页 |
| ·转换政府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 第99-101页 |
| ·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挑战不退缩 | 第101-102页 |
| 讨论与结论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个人简介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