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 ·课题技术背景 | 第10-18页 |
| ·电力电子电路的数字化控制技术 | 第10-11页 |
| ·可编程器件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应用中的特点 | 第11-12页 |
| ·可编程器件以及EDA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8页 |
| ·可编程器件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5页 |
| ·EDA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18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 第2章 FPGA 数字系统的设计 | 第19-28页 |
| ·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 ·FPGA 的设计流程 | 第22页 |
| ·开发工具简介 | 第22-23页 |
| ·Verilog HDL 语言 | 第23-28页 |
| ·概述 | 第23-24页 |
| ·硬件描述语言编码风格 | 第24-28页 |
| ·if 与case 语句 | 第24-25页 |
| ·有限状态机 | 第25-27页 |
| ·同步与异步 | 第27-28页 |
| 第3章 系统设计原理 | 第28-38页 |
| ·正弦脉宽调制控制技术 | 第28-31页 |
| ·SPWM 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SPWM 的调制方式 | 第29-30页 |
| ·SPWM 波形实现方法 | 第30-31页 |
| ·数字控制振荡器 | 第31-34页 |
| ·DDS 方法实现NCO 的原理 | 第32-33页 |
| ·利用改进的数字控制振荡器生成离散正弦波样本 | 第33-34页 |
| ·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要求 | 第34-36页 |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34-35页 |
| ·系统结构框图及模块划分 | 第35-36页 |
| ·在 FPGA 中控制系统的引脚顶层定义 | 第36-38页 |
| 第4章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第38-65页 |
| ·控制系统的寄存器功能 | 第38-42页 |
| ·初始化寄存器 | 第38-41页 |
| ·控制寄存器 | 第41-42页 |
| ·系统时钟分频模块的设计 | 第42-43页 |
| ·分频模块的实现 | 第42-43页 |
| ·分频模块仿真 | 第43页 |
| ·正弦调制波模块的设计及仿真 | 第43-49页 |
| ·同步地址触发脉冲生成模块 | 第44-45页 |
| ·同步触发信号的仿真波形 | 第45页 |
| ·分时运算电路的设计 | 第45-48页 |
| ·分时复用原理及其应用 | 第45-46页 |
| ·分时运算电路的实现 | 第46-47页 |
| ·所设计系统的仿真及分析 | 第47-48页 |
| ·正弦查找表ROM 的设计 | 第48页 |
| ·幅值调整模块的设计及仿真 | 第48-49页 |
| ·三相正弦波调制波的仿真结果 | 第49页 |
| ·三角载波模块的设计来 | 第49-51页 |
| ·三角载波模块的实现 | 第49-50页 |
| ·三角载波生成模块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比较器模块的设计 | 第51页 |
| ·脉冲删除模块的设计及仿真 | 第51-53页 |
| ·脉冲删除原理及模块设计 | 第51-53页 |
| ·脉冲删除电路的仿真波形 | 第53页 |
| ·死区时间延时模块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53-55页 |
| ·死区时间延时原理及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 ·死区延时模块功能仿真及分析 | 第54-55页 |
| ·触发封锁模块的设计 | 第55-56页 |
| ·触发封锁模块的设计原理 | 第55页 |
| ·触发封锁模块的功能仿真 | 第55-56页 |
| ·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56-63页 |
| ·复用和非复用接口模式原理 | 第56-60页 |
| ·复用和非复用模式下的写操作 | 第56-59页 |
| ·复用和非复用模式下的读操作 | 第59-60页 |
| ·接口电路的实现 | 第60-63页 |
| ·接口电路的仿真分析 | 第63页 |
| ·寄存器的部分控制信号功能实现 | 第63-64页 |
| ·整个系统模块的仿真 | 第64-65页 |
| 第5章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65-71页 |
| ·系统验证方法 | 第65页 |
| ·逻辑器件选择 | 第65-68页 |
| ·实现过程和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 ·实验系统设计 | 第68-69页 |
| ·器件配置验证及实验结果 | 第69-71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