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贪婪算法的排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CONTENTS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4-15页 |
·排课系统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本论文排课系统的解决方案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7-19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特色之处 | 第18-19页 |
·论文内容组织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教学管理系统介绍 | 第20-33页 |
·项目需求 | 第20-21页 |
·网络拓扑 | 第21-23页 |
·教学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24-26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26-27页 |
·排课概述 | 第27-30页 |
·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问题及论文研究对象的导出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排课系统的相关技术 | 第33-41页 |
·排课问题的求解技术综述 | 第33-35页 |
·MULTIMAP关联容器 | 第35-39页 |
·贪婪算法介绍 | 第39-40页 |
·贪婪算法主要思想 | 第39页 |
·贪婪算法的求解步骤 | 第39页 |
·贪婪算法求解问题性质 | 第39-40页 |
·贪婪算法的求解例子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贪婪算法的排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第41-69页 |
·本排课系统采用贪婪算法的原因 | 第41-42页 |
·排课情况分析 | 第42-45页 |
·排课的要素 | 第42页 |
·排课过程的约束条件 | 第42-44页 |
·排课目标 | 第44-45页 |
·排课系统分析 | 第45-47页 |
·排课系统用例图 | 第45-46页 |
·排课系统用例说明 | 第46-47页 |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47-49页 |
·类和数据库的设计 | 第49-53页 |
·类设计 | 第49-50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50-53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53-60页 |
·预排课 | 第53-54页 |
·最终排课 | 第54-55页 |
·手动排课 | 第55-58页 |
·合并班级 | 第58-59页 |
·删除排课结果 | 第59-60页 |
·排课系统中的贪婪准则 | 第60-61页 |
·为有上课时间要求的课程安排教室的贪婪准则 | 第60页 |
·为无上课时间要求的课程安排教室的贪婪准则 | 第60-61页 |
·数据结构 | 第61-64页 |
·教室信息数据结构及函数、链表 | 第61-63页 |
·课程班信息数据结构及函数、链表 | 第63-64页 |
·排课主要算法 | 第64-68页 |
·排课主算法(0层图) | 第64-66页 |
·信息结点初始化(加工1子图) | 第66页 |
·安排教室(加工2子图) | 第66-68页 |
·分裂教室结点(加工3子图)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基于贪婪算法的排课系统实现 | 第69-81页 |
·预排课 | 第69-70页 |
·最终排课 | 第70-71页 |
·手动排课 | 第71-72页 |
·合并班级 | 第72-73页 |
·删除排课结果 | 第73页 |
·保存排课结果 | 第73-75页 |
·部分关键代码 | 第75-80页 |
·总控程序关键代码 | 第75-76页 |
·排课的关键代码 | 第76-78页 |
·信息结点初始化的关键代码 | 第78-79页 |
·分裂教室结点的关键代码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及展望 | 第81-88页 |
·系统运行情况 | 第81-85页 |
·自动排课 | 第81-82页 |
·手动排课 | 第82-84页 |
·合并班级 | 第84页 |
·打印课表 | 第84-85页 |
·排课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 第85-86页 |
·展望和进一步的工作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6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总结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图表目录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