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水稻GAL4/UAS异位表达系统的建立和花模式形成基因SFL的功能分析

缩写名词表第1-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47页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第15-16页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第16-30页
     ·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第16-18页
     ·以转座子或T-DNA介导的基因标签(gene tagging)技术第18-24页
       ·激活标签(activation tagging)第20-21页
       ·启动子或增强子诱捕技术(gene trapping)第21-24页
     ·基因功能丧失技术第24-28页
       ·基因打靶技术第24-25页
       ·基因沉默—反义RNA,核酶与RNA干涉技术(RNAi)第25-27页
       ·显性负突变策略(dominant-negative approach)第27-28页
     ·基因功能增强技术第28-30页
   ·双因子反式激活体系介导的基因异位表达第30-42页
     ·双因子反式激活系统的作用机理第30-32页
     ·双因子反式激活系统在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第32-37页
       ·目标基因异位表达导致功能获得性新表型的出现第32-33页
       ·目标基因异位表达导致功能丧失表型第33-34页
       ·GAL4/UAS系统在大规模功能获得性突变体筛选中的应用第34-36页
       ·GAL4/UAS异位表达系统在基因功能解析中的应用第36-37页
     ·双因子反式激活系统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第37-42页
       ·LHG4/pOp系统在植物功能基因组中的应用第37-39页
       ·GAL4/UAS系统在植物功能基因组中的应用第39-42页
   ·驱动系和目标系的建立第42-46页
     ·驱动系的构建第42-43页
     ·目标基因第43-46页
       ·转录因子第43-45页
       ·转录因子作为目标基因的优越性第45-46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创新之处第46-4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7-60页
   ·载体构建第47-54页
     ·模式系和目标系载体的构建第47-50页
     ·其它载体的构建第50-54页
       ·pGOC17-shp7目标载体第50-51页
       ·酵母单杂交融合载体构建第51-53页
       ·原位杂交载体及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53页
       ·SFL抑制载体第53-54页
   ·目标系的产生和鉴定第54-55页
   ·模式系的筛选第55页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第55-56页
   ·遗传杂交和表型鉴定第56页
   ·杂交F_1代植株报告基因表达的检测第56-57页
   ·目标基因的Northern杂交分析第57页
   ·RT-PCR和Real-time PCR分析第57-58页
   ·Yeast one-hybrid分析第58-59页
   ·SEM和组织解剖分析第59页
   ·组织原位杂交和亚细胞定位第59-6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0-95页
   ·模式系和目标系载体第60-62页
   ·异位表达系统的瞬时表达验证第62-64页
   ·模式系和目标系的产生第64-67页
     ·模式系的产生第64-65页
     ·目标系及其拷贝数的鉴定第65-67页
   ·遗传杂交及杂种中的GFP报告基因检测第67-70页
   ·GFP和目标基因共表达第70-72页
   ·部分转录因子异位表达导致表型变化第72-75页
   ·T10目标基因的异位表达和功能分析第75-95页
     ·SFL突变体的鉴定第75-78页
     ·SFL突变体的形态发生第78-82页
     ·多心皮器官的功能第82-83页
     ·C类和D类基因的增强表达第83-88页
     ·SFL的体内表达第88-89页
     ·SFL直接激活DL和OsMADS3,而非OsMADS13第89-91页
     ·SFL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它表型第91-94页
     ·SFLknock-down表型第94-95页
4 讨论第95-123页
   ·GAL4/UAS双因子异位表达平台的建立第95-97页
   ·双因子异位表达系统的优化第97-104页
     ·时空双重控制第97-99页
     ·模式系载体及目标载体的优化第99-104页
   ·如何大规模建立目标系第104-105页
   ·利用异位表达系统鉴定基因的功能第105-106页
   ·组织特异性基因沉默第106-110页
   ·OsMADS15功能验证第110-111页
   ·SFL与水稻花器官发育第111-123页
     ·水稻的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第111-116页
       ·ABC模型及其更新第111-114页
       ·水稻花器官特征基因第114-116页
     ·SFL调控心皮发育第116-117页
     ·SFL调控细胞增殖第117-119页
     ·SFL的细胞非自主性与其它花器官的同源转换第119-120页
     ·雌雄嵌合体及不完全转换第120页
     ·SFL雌雄器官不育第120-121页
     ·水稻花发育的ABC三类基因第121-123页
5 总结和展望第123-125页
PROTOCOLS第125-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61页
附录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性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心理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