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2页 |
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人力资本提升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12-19页 |
1 劳动力输出与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国外学者在劳动力输出与人力资本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国内学者在劳动力输出与人力资本方面的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2 劳动力输出相关理论对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分析 | 第16-19页 |
第三章 人力资本提升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19-24页 |
1 人力资本提升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 第19页 |
·人力资本差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不高是县乡二、三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19-20页 |
·可解决当前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 第20页 |
·可提高城镇人口比重,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 第20页 |
·可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成本优势 | 第20页 |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实现和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第20-21页 |
2 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可行性 | 第21-24页 |
·从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分析 | 第21页 |
·从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转移以后的就业状况分析 | 第21-22页 |
·从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输出以后职业的稳定性分析 | 第22页 |
·从人力资本投资与输出后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分析 | 第22-23页 |
·从人力资本与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机会分析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4-33页 |
1 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2 提升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的障碍因素 | 第26-30页 |
·农村劳动力就业上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 第26-27页 |
·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不大 | 第27页 |
·乡镇企业不发达吸纳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不强 | 第27-28页 |
·城镇户籍制度和城乡管理体制方面的障碍因素 | 第28页 |
·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不畅,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输出 | 第28-29页 |
·人力资本状况差 | 第29页 |
·劳动力输出组织化程度低,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 第29-30页 |
3 提升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的有利因素 | 第30-33页 |
·社会认识发生了明显改变 | 第30页 |
·国家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 | 第30页 |
·农民工权益保障不断加强 | 第30-31页 |
·政府将人力资本投资摆在的首位 | 第31页 |
·进城务工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 第31页 |
·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管理服务得到提高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人力资本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 第33-38页 |
1 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 | 第33页 |
2 统筹城乡就业,建立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 第33-34页 |
3 消除制度障碍,加强对进城农民的服务 | 第34-35页 |
4 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输出方式 | 第35页 |
5 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 | 第35-36页 |
6 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