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9-16页 |
1 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诊断标准 | 第9页 |
·纳入标准 | 第9页 |
·排弃标准 | 第9页 |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 第9-10页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0页 |
·一般资料 | 第10页 |
2 观察方法 | 第10-16页 |
·随机分组 | 第10-11页 |
·治疗方法 | 第11页 |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尿NAG、尿RBP、尿比重测定方法 | 第12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2-15页 |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6-20页 |
1 临床疾病疗效分析 | 第16页 |
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分 | 第16-17页 |
·两组中医证候主证积分比较 | 第16页 |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16-17页 |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17页 |
3 两组治疗前后uNAG、uRBP、SG的比较 | 第17-18页 |
4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白蛋白比较 | 第18页 |
5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 第18-19页 |
6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IgG、C3比较 | 第19页 |
7 药物副作用观察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35页 |
1 肾安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 第20-26页 |
·组方理论依据—文献研究 | 第20-23页 |
·导师对肾病综合征机理的认识 | 第23-25页 |
·肾安汤前期实验与临床研究 | 第25-26页 |
2 现代医学对肾小管功能损伤研究进展 | 第26-31页 |
·发病机制 | 第26-28页 |
·uRBP、uNAG检查在PNS中的意义 | 第28-29页 |
·目前对肾病综合征肾小管损伤的治疗 | 第29-31页 |
3 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4 肾安冲剂对肾小管保护作用的机理 | 第32-35页 |
·肾安汤对蛋白的代谢异常的影响 | 第32页 |
·肾安汤对脂类代谢异常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附录 | 第42-45页 |
肾安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功能影响临床观察表 | 第42-45页 |
综述 | 第45-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