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1.2 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内外研究技术背景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和技术方案 | 第16-18页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第二章 WIM系统原理及车辆运动状态分析 | 第21-35页 |
2.1 WIM系统原理 | 第21-24页 |
2.1.1 WIM系统在公路计重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2.1.2 WIM系统特点 | 第23-24页 |
2.2 称重车辆动态性能分析 | 第24-33页 |
2.2.1 运动状态分析及对称重准确度的影响 | 第24-26页 |
2.2.2 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对称重准确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3 汽车行驶过程中加速度对称重准确度的影响 | 第27-30页 |
2.2.4 汽车振动对称重数据的影响 | 第30-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称重数据预处理 | 第35-53页 |
3.1 模拟信号数据采集的抗干扰措施 | 第35-38页 |
3.1.1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隔离 | 第35-36页 |
3.1.2 对输入模拟信号进行软件滤波 | 第36页 |
3.1.3 串模噪声抑制 | 第36页 |
3.1.4 共模噪声抑制 | 第36-37页 |
3.1.5 集成电路不用端子的处理 | 第37-38页 |
3.1.6 采样、保持电路地线和电源线的处理 | 第38页 |
3.2 称重信号数据采集、量化 | 第38-42页 |
3.2.1 时域抽样 | 第38-39页 |
3.2.2 量化误差的统计分析及量化信噪比与字长的关系 | 第39-42页 |
3.3 称重信号预处理 | 第42-49页 |
3.3.1 称重信号特点 | 第42页 |
3.3.2 称重模拟信号滤波器的设计 | 第42-43页 |
3.3.3 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第43-49页 |
3.4 动态称重系统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开发和实现 | 第53-69页 |
4.1 WIM系统硬件实现方案 | 第53页 |
4.2 ARM微处理器概述 | 第53-57页 |
4.2.1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 | 第53-55页 |
4.2.2 ARM9微处理器结构及应用选型 | 第55-57页 |
4.3 ARM9(S3C2410)硬件介绍 | 第57-58页 |
4.4 系统单元电路介绍 | 第58-66页 |
4.4.1 电源电路 | 第58-59页 |
4.4.2 晶振电路 | 第59页 |
4.4.3 存储器电路设计 | 第59-62页 |
4.4.4 RS232接口电路设计 | 第62-63页 |
4.4.5 USB接口电路设计 | 第63页 |
4.4.6 以太网电路设计 | 第63-64页 |
4.4.7 CAN-BUS电路设计 | 第64-65页 |
4.4.8 IIC接口电路设计 | 第65-66页 |
4.4.9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66页 |
4.5 信号完整性设计 | 第66-68页 |
4.5.1 信号完整性 | 第66页 |
4.5.2 PCB板设计注意事项 | 第66-67页 |
4.5.3 电源滤波 | 第67页 |
4.5.4 电源布线 | 第67页 |
4.5.5 同类型信号线的分布 | 第67-68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软件设计流程及方案 | 第69-83页 |
5.1 嵌入式 LINUX实现的总体方案 | 第69-70页 |
5.2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70-73页 |
5.2.1 什么是交叉编译 | 第70页 |
5.2.2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70-73页 |
5.3 BOOTLOADER | 第73-77页 |
5.3.1 初识 Bootloader | 第73-74页 |
5.3.2 Bootloader的启动流程 | 第74页 |
5.3.3 Bootloader之 U-BOOT | 第74-77页 |
5.4 LINUX操作系统在 ARM平台上的移植 | 第77-79页 |
5.4.1 移植 | 第77页 |
5.4.2 Linux操作系统移植 | 第77-78页 |
5.4.3 Makefile的移植 | 第78页 |
5.4.4 /kernel 目录的移植 | 第78-79页 |
5.4.5 main函数的移植 | 第79页 |
5.4.6 启动代码的移植 | 第79页 |
5.5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 第79-82页 |
5.5.1 Linux设备驱动程序 | 第79-80页 |
5.5.2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实例剖析 | 第80-82页 |
5.5.3 设备驱动程序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 第8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难点问题 | 第83-84页 |
6.2 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