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一)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二) 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1、民间美术研究的相关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2、符号学在设计领域应用的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四)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一) 表征与意指 | 第12页 |
(二) 编码与解码 | 第12-14页 |
(三) 符号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民间美术符号的表征方式与特征 | 第15-19页 |
(一) 民间美术符号的表征方式 | 第15-18页 |
1、依据肖似性的表征 | 第15-16页 |
2、依据因果邻近关系的表征 | 第16页 |
3、依据社会约定性的表征 | 第16-17页 |
4、复合性和多层次性的表征 | 第17-18页 |
(二) 民间美术符号的表征特征 | 第18-19页 |
三、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意义分析 | 第19-23页 |
(一) 有意味的形式 | 第19页 |
(二) 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意义生成 | 第19-22页 |
1、由联想生成的意义 | 第19-20页 |
2、由推理实现的意义 | 第20页 |
3、由约定产生的意义 | 第20-22页 |
(三) 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意义演变 | 第22-23页 |
四、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条件及规律 | 第23-28页 |
(一) 民间美术符号的运用条件 | 第23-24页 |
1、体现时空性特点 | 第23-24页 |
2、符合认知性条件 | 第24页 |
(二) 民间美术符号的主要运用规律 | 第24-28页 |
1、直接运用 | 第24-26页 |
2、间接运用 | 第26页 |
3、元素重构 | 第26-28页 |
五、民间美术符号运用于当代平面设计的社会需求及时代局限 | 第28-31页 |
(一) 民间美术符号运用的社会需求 | 第28-30页 |
1、适应文化传播的需要 | 第28-29页 |
2、满足受众消费情感的需求 | 第29-30页 |
(二) 民间美术符号运用的时代局限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图片索引目录 | 第35-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