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中国利用 FDI的现状 | 第10页 |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资政策的演变 | 第10-12页 |
·中国利用 FDI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利用 FDI对中国经济影响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关于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的研究 | 第14页 |
·经济预警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现有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2 外商直接投资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FDI预警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FDI预警的概念 | 第19页 |
·FDI预警组成要素的概念 | 第19-20页 |
·FDI预警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经济预警方法 | 第20-21页 |
·经济预测方法 | 第21-23页 |
·经济指标评价方法 | 第23-26页 |
·经济预警警限界定方法 | 第26-28页 |
3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46页 |
·利用 FDI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 第28-34页 |
·中国利用 FDI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28-31页 |
·利用 FDI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利用 FDI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警兆指标的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 第34-38页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34-35页 |
·选择警兆指标 | 第35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35-38页 |
·指标警限的界定 | 第38-42页 |
·警度确定及警情分析 | 第42-46页 |
·确定警度 | 第42页 |
·警情分析 | 第42-46页 |
4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预警系统的设计 | 第46-50页 |
·FDI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46页 |
·FDI预警系统的功能分析 | 第46-47页 |
·FDI预警系统运作流程设计 | 第47-50页 |
·输入阶段 | 第47页 |
·处理阶段 | 第47-49页 |
·输出阶段 | 第49-50页 |
5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预警系统实证分析 | 第50-65页 |
·中国利用 FDI预警系统的输入阶段 | 第50-51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50页 |
·警素和警兆的选择 | 第50-51页 |
·数据来源 | 第51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51页 |
·中国利用 FDI预警系统的处理阶段 | 第51-62页 |
·警兆指标选择 | 第51-53页 |
·警兆指标预测 | 第53-55页 |
·警兆指标权重 | 第55-56页 |
·警兆指标评价 | 第56-62页 |
·综合评判 | 第62页 |
·中国利用 FDI预警系统的输出阶段 | 第62-63页 |
·利用 FDI对中国经济安全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 第63-65页 |
6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A-1 2000-2004年实际使用 FDI和FDI经济结构原始数据 | 第68页 |
附录A-2 2000-2004年实际使用 FDI和 FDI经济结构初始化数据 | 第68-69页 |
附录B-1 2000-2004年本文研究用到的中国经济数据 | 第69-70页 |
附录B-2 2000-2004年本文研究用到的中国经济数据初值化 | 第70-71页 |
附录C-1 2000-2004年本文计算得到的结构数据 | 第71页 |
附录C-2 2000-2004年本文计算得到的结构数据初值化 | 第71-73页 |
附录D 2000年-2004年 FDI预警系统各指标预测模型 | 第73-75页 |
附录E 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求权重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