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绪论 | 第8-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 ·理论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 ·国际技术转移及其方式的定义和分类 | 第8-9页 |
| ·国际技术转移方式选择的理论研究 | 第9-12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12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2.动态博弈中东道国企业模仿成本的引入 | 第14-23页 |
| ·模仿涵义的界定 | 第14页 |
| ·模仿是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 | 第14-15页 |
| ·东道国企业进行模仿的激励 | 第15-18页 |
| ·环境的约束 | 第15-16页 |
| ·模仿对东道国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作用 | 第16-17页 |
| ·模仿相对于自主创新的优势 | 第17-18页 |
| ·成功模仿的条件 | 第18-19页 |
| ·模仿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3页 |
| ·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 | 第19-20页 |
| ·技术资源的特性 | 第20-21页 |
| ·接受技术转移的方式 | 第21-23页 |
| 3.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方式选择中的两难困境 | 第23-26页 |
| ·模仿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方式选择的威胁 | 第23-24页 |
|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动机 | 第23页 |
| ·模仿对跨国公司的威胁 | 第23-24页 |
| ·跨国公司阻止模仿发生的手段 | 第24-26页 |
| 4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方式选择中动态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26-49页 |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26-28页 |
| ·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 ·动态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 第29-41页 |
| ·出口方式下的均衡分析 | 第29-35页 |
| ·FDI方式下的均衡分析 | 第35-38页 |
| ·许可证方式下的均衡分析 | 第38-41页 |
| ·不同均衡的比较和国际技术转移方式的选择 | 第41-43页 |
| ·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转移方式的最终选择 | 第43-46页 |
| ·不同方式下跨国公司的利润与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 | 第43-45页 |
| ·不同知识产权保护下技术转移方式的最终选择 | 第45-46页 |
| ·东道国的福利分析 | 第46-49页 |
| 5 案例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49-56页 |
| ·IG Farben公司和日本市场的迅速增长 | 第49-50页 |
| ·I.G Farben公司的简介 | 第49页 |
| ·日本化工市场和化工企业的成长 | 第49-50页 |
| ·德国I.G Farben公司对日本化工产品的贸易 | 第50页 |
| ·I.G Farben公司对日本技术转移的策略 | 第50-53页 |
| ·I.G Farben公司对日本的出口策略 | 第50-52页 |
| ·I.G Farben公司对日本的技术许可策略 | 第52-53页 |
| ·动态博弈分析 | 第53-54页 |
|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