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住宅负担能力的意义 | 第12-13页 |
·住宅负担能力衡量方式的回顾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2 房价收入比研究 | 第16-39页 |
·指数的介绍 | 第16-17页 |
·指数的概念 | 第16页 |
·房地产指数的作用 | 第16-17页 |
·我国当前几种主要的全国性房地产指数 | 第17-21页 |
·中房指数 | 第17-19页 |
·国房指数 | 第19-21页 |
·房价收入比研究 | 第21-27页 |
·房价收入比的定义 | 第21页 |
·“房价收入比”及衍生概念 | 第21-22页 |
·房价收入比特点 | 第22-23页 |
·房价收入比特征 | 第23页 |
·国内外房价收入比研究 | 第23-25页 |
·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合理房价收入比上限 | 第26-27页 |
·我国房价收入比计算 | 第27-33页 |
·计算数据的选取 | 第27-28页 |
·计算过程 | 第28-33页 |
·收入分组时上海城镇居民家庭房价收入比计算 | 第33-35页 |
·计算过程 | 第33-35页 |
·分析 | 第35页 |
·我国房价年收入比较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高房价收入比产生的不利影响 | 第37-38页 |
·解决方法与措施 | 第38-39页 |
3 HAI理论引入及在我国的应用 | 第39-55页 |
·HAI理论 | 第39-42页 |
·理论介绍 | 第39-41页 |
·国外及台湾关于 HAI研究 | 第41-42页 |
·美国HAI介绍 | 第42-44页 |
·美国住宅市场情况 | 第42页 |
·美国出租负担能力指数 | 第42-43页 |
·美国-重复购房者指数 | 第43-44页 |
·我国HAI指数的计算 | 第44-47页 |
·我国重复购房者指数的计算 | 第44-46页 |
·我国HAI分析 | 第46-47页 |
·HAI法与房价年收入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HAI敏感性分析 | 第50-55页 |
·影响可负担能力因素探讨 | 第50-53页 |
·贷款利率、平均商品住宅价格、家庭可支配收入对 HAI影响程度比较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4 灰色关联分析与 GM(1,1)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 第55-63页 |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 第55-56页 |
·灰色系统 | 第55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55页 |
·几种不确定性方法的比较 | 第55-56页 |
·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 | 第56-58页 |
·关联分析方法的特点优势 | 第56页 |
·灰色关联度分析步骤 | 第56-58页 |
·灰色预测模型 GM(1,1)的建立 | 第58-63页 |
·灰色建模的建模机理 | 第58页 |
·GM模型的特点 | 第58页 |
·预测模型 GM(1,1)的建立 | 第58-60页 |
·预测模型 GM(1,1)的检验 | 第60-63页 |
5 影响 HAI变动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63-76页 |
·HAI灰色关联分析目的 | 第63页 |
·HAI灰色关联分析的可行性分析 | 第63-64页 |
·HAI灰色关联分析的可行性分析 | 第63页 |
·关联分析方法可行 | 第63-64页 |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64页 |
·全国城镇居民HAI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64-70页 |
·分析数据的整理 | 第64-68页 |
·计算过程 | 第68-70页 |
·结果分析 | 第70页 |
·上海市 HAI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70-76页 |
·分析数据的整理 | 第70-73页 |
·计算过程 | 第73-75页 |
·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6 城镇居民HAI的 GM(1,1)预测 | 第76-84页 |
·城镇居民HAI灰色预测的可能性 | 第76-77页 |
·城镇居民HAI的灰色性 | 第76页 |
·HAI GM(1,1)的建模条件 | 第76-77页 |
·全国城镇居民HAI GM(1,1)预测 | 第77-80页 |
·GM(1,1)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77页 |
·预测模型的检验 | 第77-78页 |
·预测模型的修正 | 第78-79页 |
·全国城镇居民HAI预测 | 第79-80页 |
·上海城镇居民HAI GM(1,1)预测 | 第80-84页 |
·GM(1,1)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80-81页 |
·预测模型的检验 | 第81-83页 |
·上海城镇居民HAI模型预测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