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29页 |
1.黄瓜苗期立枯病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黄瓜立枯病的发生概况 | 第13页 |
·黄瓜立枯病的症状 | 第13页 |
·黄瓜立枯病病原学研究 | 第13-15页 |
·黄瓜苗期立枯病发生的原因 | 第15页 |
·防治方法 | 第15-16页 |
2.拮抗木霉菌的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木霉菌的生态学特性 | 第17-19页 |
·木霉菌的形态学特性 | 第19页 |
·木霉的抑菌特点 | 第19-20页 |
·木霉菌主要的拮抗机制 | 第20-26页 |
·竞争作用 | 第21页 |
·重寄生作用 | 第21-22页 |
·抗生作用 | 第22-23页 |
·木霉诱导抗性 | 第23-25页 |
·毒性蛋白 | 第25页 |
·蛋白酶的作用 | 第25-26页 |
·协同拮抗作用 | 第26页 |
·促进植物生长 | 第26页 |
·木霉的生防作用研究展望 | 第26-27页 |
3.利用木霉菌防治立枯病的应用 | 第27-28页 |
4.利用木霉菌防治黄瓜苗期立枯病的意义 | 第28-29页 |
第一章 拮抗立枯丝核菌的木霉菌菌株的筛选 | 第29-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材料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初筛 | 第29-30页 |
·复筛 | 第30-31页 |
·耐性测定 | 第30页 |
·防治效果 | 第30-31页 |
·T05-049的鉴定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初筛 | 第32-34页 |
·复筛 | 第34-36页 |
·耐性的测定 | 第34-35页 |
·防治效果 | 第35-36页 |
·鉴定 | 第36-37页 |
3.讨论 | 第37-38页 |
4.结论 | 第38-39页 |
第二章 T05-049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 第39-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营养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温度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1页 |
·pH值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1页 |
·光照对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 | 第41页 |
·培养时间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1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不同营养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 | 第41-45页 |
·温度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5-46页 |
·pH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6-47页 |
·光照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7页 |
·培养时间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7-48页 |
3.讨论 | 第48-49页 |
4.结果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木霉菌株T05-049防治黄瓜立枯病的主要拮抗机制 | 第50-7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0-56页 |
·材料 | 第50-51页 |
·方法 | 第51-56页 |
·竞争作用 | 第51页 |
·重寄生作用 | 第51-52页 |
·抗生作用 | 第52页 |
·对防御酶系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52-54页 |
·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54页 |
·协同拮抗作用 | 第54-55页 |
·促进植物生长 | 第55-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7页 |
·竞争作用 | 第56页 |
·重寄生作用 | 第56-57页 |
·抗生作用 | 第57页 |
·对防御酶系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57-60页 |
·促进植物生长 | 第60-63页 |
·根际微生物 | 第63-65页 |
·协同作用 | 第65-67页 |
3.讨论 | 第67-71页 |
4.结论 | 第71-72页 |
全文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发表论文 | 第83-84页 |
附图: | 第84-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