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一、前言 | 第10-27页 |
| 1. UV-B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 第10-18页 |
| 2. 激光生物学的发展及激光的有益生物效应 | 第18-20页 |
| 3. 激光生物效应的机理研究状况 | 第20-25页 |
| ·激光的压力效应 | 第21页 |
| ·激光光效应 | 第21-22页 |
| ·激光电磁效应 | 第22页 |
| ·激光热效应 | 第22-23页 |
| ·激光生物学中的热效应问题 | 第23-25页 |
| 4.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5-27页 |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1. 材料 | 第27页 |
| 2. 方法 | 第27-29页 |
| ·材料处理 | 第27页 |
| ·激光辐照处理 | 第27页 |
| ·UV- B辐射处理 | 第27页 |
| ·激光热效应模拟方法 | 第27-28页 |
| ·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 3. 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 三、结果分析 | 第30-41页 |
| 1. 激光种类及处理时间的确定 | 第30-31页 |
| ·激光种类的选择 | 第30-31页 |
| ·CO_2激光照射时间的确定 | 第31页 |
| 2. CO_2激光热效应对小麦UV-B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31-37页 |
| ·种子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种子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MDA含量和组织自动氧化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种子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 ·种子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紫外吸收物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种子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叶片紫外吸收物随天数的变化 | 第35-36页 |
| ·种子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 CO_2激光热效应对小麦UV-B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 | 第37-41页 |
| ·幼苗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幼苗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MDA含量和组织自动氧化速率的影响 | 第38页 |
| ·幼苗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SOD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幼苗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紫外吸收物的影响 | 第39页 |
| ·幼苗处理试验中,叶片紫外吸收物随天数的变化 | 第39-40页 |
| ·幼苗处理试验中,不同处理对小麦株高与生物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四、讨论 | 第41-54页 |
| 1. 不同激光及处理时间产生不同的热效应 | 第41-45页 |
| ·热效应与激光和处理的材料性质有关 | 第41-43页 |
| ·CO_2激光处理不同时间的生物效应及其机制 | 第43-45页 |
| 2. CO_2激光热效应对小麦UV-B辐射损伤的防护和修复作用 | 第45-52页 |
| ·防护和修复试验中,CO_2激光及其致热的生物效应 | 第45-49页 |
| ·CO_2激光热效应的作用机制 | 第49-52页 |
| 3. 总结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