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及背景 | 第12-17页 |
·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 | 第12页 |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背景 | 第12-13页 |
·非公有制林业的理论与法律基础 | 第13-14页 |
·非公有制林业的理论基础 | 第13页 |
·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基础 | 第13-14页 |
·非公有制林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14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7页 |
第三章 陕西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 | 第17-25页 |
·部分发达国家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 | 第17页 |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 | 第17-18页 |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 | 第17-18页 |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18页 |
·陕西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陕西省非公有制造林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陕西省非公有制造林的主要形式 | 第19-21页 |
·非公有制林业对陕西省林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1-22页 |
·陕西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措施 | 第22-25页 |
第四章 陕西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30页 |
·非公有制发展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思想仍不够解放 | 第25页 |
·林地使用制度不完善,产权不完整 | 第25-26页 |
·税费制度仍需完善 | 第26-27页 |
·活立木市场尚未形成 | 第27页 |
·资金投入不足 | 第27页 |
·鼓励措施不到位 | 第27页 |
·基础建设滞后 | 第27-28页 |
·商品林资源管的过死 | 第28页 |
·政府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28页 |
·非公有制林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典型案例分析—石光银治沙公司承包造林模式分析 | 第30-32页 |
·石光银治沙公司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石光银治沙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治理的成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第31页 |
·国家林业政策难以配套到位 | 第31页 |
·沉重的债务负担致使治沙公司难以正常运转 | 第31页 |
·公司经营管理粗放 | 第31页 |
·公司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偏低 | 第31-32页 |
第六章 国外私有制林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2-36页 |
·法律是政府管理私有林的基础和依据 | 第32-33页 |
·对私有林权给予充分而完整的保障 | 第32页 |
·对私有林木的采伐和经营只在宏观上要求和规定 | 第32-33页 |
·对育林生产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及规范 | 第33页 |
·在保持法规延续性的同时,根据私有林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修正相关法律 | 第33页 |
·注重法律的宣传、执行与执法监督 | 第33页 |
·政府对私有林发展的扶持政策 | 第33-36页 |
·经济政策扶持 | 第33-34页 |
·科研技术上的支持 | 第34-35页 |
·社会服务体系 | 第35-36页 |
第七章 解决陕西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 第36-41页 |
·优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36-39页 |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给非公有制林业应有的政治地位 | 第36页 |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地使用制度 | 第36-37页 |
·进一步完善林业税费制度 | 第37-38页 |
·积极培育活立木市场 | 第38页 |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第38页 |
·落实相关鼓励措施 | 第38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38页 |
·改革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 第38-39页 |
·完善林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39页 |
·加强非公有制林业自身发展能力 | 第39-41页 |
·非公有制林业必须采取规模化经营的方式 | 第39-40页 |
·非公有制林业必须走企业化生产经营的路子 | 第40页 |
·非公有制林业必须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 第40页 |
·非公有制林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 第40页 |
·非公有制林业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第40-41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建议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