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通方对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动脉内皮细胞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缩略词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实验研究 | 第10-14页 |
1.材料 | 第10-11页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饲养环境 | 第1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0页 |
·主要仪器 | 第10-11页 |
2.方法 | 第11-12页 |
·分组及给药方法 | 第11页 |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1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1-12页 |
3.结果 | 第12-14页 |
·一般状况 | 第12页 |
·血糖 | 第12页 |
·血清胰岛素 | 第12-13页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第13页 |
·血清白介素6 | 第13页 |
·病理形态学改变 | 第13-14页 |
4.小结 | 第14页 |
讨论 | 第14-22页 |
1.动物模型评价 | 第14-15页 |
2.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5页 |
3.本方立法与组方原理 | 第15-18页 |
4.对照组药物选用标准 | 第18页 |
5.本方作用探讨 | 第18-22页 |
·改善高血糖状态 | 第18-19页 |
·改善胰岛素抵抗与分泌不足 | 第19-20页 |
·调节VEGF的表达 | 第20页 |
·白介素6表达减少 | 第20-21页 |
·前期成果 | 第21页 |
·脉通方能够保护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 | 第21-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附图 | 第28-37页 |
附件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申明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