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34页 |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3-14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概念与学科分类 | 第14-16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概念 | 第14-15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学科分类 | 第15-16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发展与现状 | 第16-31页 |
| ·软件工具 | 第16-20页 |
| ·算法 | 第20-31页 |
| ·论文结构 | 第31-34页 |
| 第2章 基于采样点的3D曲面编辑研究 | 第34-50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水平集方法与自由变形技术 | 第35-38页 |
| ·水平集方法(Level Set Method) | 第35-37页 |
| ·自由变形技术 | 第37-38页 |
| ·基于采样点的3D曲面编辑 | 第38-45页 |
| ·基于水平集结构的标量自由变形 | 第38-42页 |
| ·曲面更新与重采样 | 第42-43页 |
| ·拓扑修正 | 第43-45页 |
|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8-50页 |
| 第3章 示温漆图像的量化与分割 | 第50-72页 |
| ·引言 | 第50-52页 |
| ·示温漆图像的预处理 | 第52-60页 |
| ·示温漆图像的特征分析及其分割流程 | 第52-53页 |
| ·图像滤波技术 | 第53-57页 |
| ·彩色图像滤波算法 | 第57-59页 |
| ·示温漆图像的滤波 | 第59-60页 |
| ·示温漆图像的色彩量化 | 第60-67页 |
| ·彩色空间模型及其转换 | 第60-65页 |
| ·基于聚类方法的示温漆图像量化 | 第65-67页 |
| ·示温漆彩色图像分割 | 第67-69页 |
| ·实验结果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第4章 基于组件技术的MCNP可视化平台研究 | 第72-88页 |
| ·引言 | 第72-73页 |
| ·MCNP可视化研究现状与组件技术 | 第73-80页 |
| ·MCNP计算可视化研究现状 | 第73-75页 |
| ·组件技术 | 第75-80页 |
| ·基于组件技术的MCNP程序三维可视化平台模型 | 第80-82页 |
| ·系统核心组件 | 第82-86页 |
| ·组件划分 | 第82页 |
| ·系统核心组件 | 第82-85页 |
| ·组件设计与实现 | 第85-86页 |
| ·结论 | 第86-88页 |
| 第5章 基于语义WEB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 | 第88-102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相关技术研究 | 第88-94页 |
| ·语义Web(Semantic Web) | 第88-91页 |
| ·本体(Ontology) | 第91-93页 |
| ·Agent和多Agent系统 | 第93-94页 |
| ·科学计算可视化知识表示的三个层次 | 第94-98页 |
| ·术语(Terminology)层次 | 第94-95页 |
| ·分类学(Taxonomy)层次 | 第95页 |
| ·本体(Ontology)层次 | 第95-98页 |
| ·基于多AGENT的语义可视化参考模型 | 第98-100页 |
| ·基于多Agent的语义可视化参考模型 | 第98-99页 |
| ·参考模型中Agent的类型及其功能 | 第99-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2页 |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02-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21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