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4-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44页 |
·基因定位与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 | 第13-17页 |
·基因定位与基因克隆策略 | 第13-14页 |
·基因定位与基因克隆方法 | 第14-17页 |
·图位克隆技术 | 第15页 |
·位置侯选克隆技术 | 第15-16页 |
·基因标签技术 | 第16页 |
·其他克隆分析新技术 | 第16-17页 |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克隆 | 第17-30页 |
·生物信息学 | 第17-19页 |
·生物信息学工具 | 第19-21页 |
·水稻生物信息学 | 第21-25页 |
·BGI/BTN籼稻生物信息数据库 | 第21-22页 |
·Oryzabase日本粳稻信息库 | 第22页 |
·Gramene禾本科比较基因组资源 | 第22-24页 |
·TIGR水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资源 | 第24-25页 |
·水稻基因位置克隆候选专家系统 | 第25页 |
·水稻基因克隆 | 第25-30页 |
·水稻突变体研究 | 第25-29页 |
·水稻基因克隆概况 | 第29-30页 |
·水稻籽粒性状基因研究 | 第30-42页 |
·水稻籽粒性状遗传及QTL基因克隆研究 | 第30-38页 |
·水稻粒长基因研究进展 | 第38-42页 |
·开题设想 | 第42-4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4-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遗传群体构建、性状考察及遗传分析 | 第44页 |
·小粒基因的精细定位与数据统计 | 第44-46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4-45页 |
·标记来源 | 第45页 |
·PCR反应与数据统计 | 第45-46页 |
·小粒基因的初步定位与精细作图 | 第46页 |
·小粒基因与其他已定位或克隆籽粒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 第46-47页 |
·小粒候选基因的预测与分析 | 第47-48页 |
·小粒候选基因表达数据验证 | 第48页 |
·小粒候选基因的功能预测 | 第48页 |
·小粒候选基因的序列验证 | 第48-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67页 |
·Y34小粒粒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50页 |
·小粒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50-52页 |
·小粒基因Mi3(t)的精细定位 | 第52-56页 |
·小粒基因与其他已定位或克隆籽粒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 第56-58页 |
·Mi3(t)候选基因预测 | 第58-61页 |
·Mi3(t)候选基因的转录验证 | 第61-62页 |
·Mi3(t)候选基因的蛋白结构与功能预测 | 第62-64页 |
·小粒候选基因序列验证 | 第64-67页 |
4 讨论 | 第67-75页 |
·小粒基因Mi3(t)的基因效应 | 第67页 |
·第3染色体的籽粒基因定位与克隆 | 第67-68页 |
·第3染色体的籽粒QTL基因研究 | 第68-70页 |
·Mi3(t)基因定位过程中的标记开发 | 第70-71页 |
·生物信息学的利用 | 第71-73页 |
·小粒基因Mi3(t)的遗传应用 | 第73-74页 |
·后续研究设想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91页 |
附录 | 第91-106页 |
$1 附表 | 第91-95页 |
附表1.2.1 典型的生物工具软件 | 第91-92页 |
附表1.2.4.2.3 突变体分类情况 | 第92-93页 |
附表3.1 881/Y34、527/Y34和9311/Y34 F2群体粒长调查表 | 第93-95页 |
$2 序列 | 第95-100页 |
附录3.5.3 LOC_Os03g_29614基因与蛋白质序列 | 第95-97页 |
附录3.5.4 LOC_Os03g_29630基因与蛋白质序列 | 第97-98页 |
附录3.5.5 LOC_Os03g_29614基因引物设计序列 | 第98-99页 |
附录3.5.6 LOC_Os03g_29630基因引物设计序列 | 第99-100页 |
$3 网址索引 | 第100-102页 |
$4 表格索引 | 第102-103页 |
$5 图片索引 | 第103页 |
$6 专有名词索引 | 第103-106页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