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各种数据传输系统论文

RS-232通信接口芯片在0.6um工艺下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概论第8-12页
 §1.1 课题的提出第8-10页
 §1.2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0-12页
第二章 通信接口芯片的介绍第12-27页
 §2.1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介绍第12-14页
  §2.1.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第12-13页
  §2.1.2 串行通信标准的演变第13-14页
 §2.2 RS-232串行接口标准第14-22页
  §2.2.1 RS-232C的接口信号第15-19页
  §2.2.2 RS-232的电气特性第19-22页
 §2.3 MAX232芯片整体功能和特点介绍第22-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的设计第27-39页
 §3.1 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第27-28页
 §3.2 在0.6μm工艺下实现发送电路与接受电路第28-38页
  §3.2.1 设计初期的一些尝试第28-30页
  §3.2.2 在0.6μm工艺下实现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第30-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电荷泵电路的设计第39-62页
 §4.1 电荷泵电路的介绍第39-41页
 §4.2 在0.6μm标准CMOS工艺下实现电荷泵电路第41-61页
  §4.2.1 电荷泵主体部分的实现第41-48页
  §4.2.2 振荡器电路的设计第48-52页
  §4.2.3 “死区”产生电路的设计第52-54页
  §4.2.4 幅度调整电路的设计第54-56页
  §4.2.5 电荷泵电路的启动设计第56-59页
  §4.2.6 电荷泵整体的仿真情况第59-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版图的绘制与测试结果分析第62-79页
 §5.1 电路的版图及管角安排第62-71页
  §5.1.1 流片工艺简介第62-63页
  §5.1.2 电路版图的绘制第63-66页
  §5.1.3 版图完成后的后续工作第66-71页
 §5.2 各部分电路的测试情况及分析第71-79页
  §5.2.1 电荷泵电路的测试情况与分析第71-75页
  §5.2.2 发送和接收电路的测试情况与分析第75-79页
第六章 电路的改进方案展望与总结第79-86页
 §6.1 电路设计总结第79-80页
 §6.2 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第80-84页
  §6.2.1 对电荷泵电路的改进思路第80-82页
  §6.2.2 对发送接收电路的改进思路第82-84页
 §6.3 对后续工作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枯草芽孢杆菌纤维素酶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表达载体信号肽改造提高毕赤酵母植酸酶phyA基因表达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