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52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15-23页 |
·锂电池的发展过程 | 第15-16页 |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 第16-18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8-21页 |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 第21-23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23-25页 |
·LiCoO_2 | 第23-24页 |
·LiCoO_2 | 第24页 |
·LiCoO_2 | 第24-25页 |
·LiFePO_4 | 第25页 |
·锂锰氧化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 第25-32页 |
·尖晶石型Li_xMn_2O_4 | 第25-27页 |
·正交结构LiMnO_2 | 第27-29页 |
·层状结构LiMnO_2 | 第29-32页 |
·大隧道结构含锂MnO_2(CDMO)和无定型体Li-Mn-O | 第32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52页 |
第二章 主客体结构锂锰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2-59页 |
·前言 | 第52页 |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试剂 | 第52-53页 |
·仪器 | 第53页 |
·LiMnO_2的制备 | 第53页 |
·结构表征 | 第53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3-54页 |
·LiMnO_2的结构表征 | 第54-56页 |
·Mn_2O_3的结构 | 第54页 |
·前驱体NaMnO_2和离子交换产物LiMnO_2的结构表征 | 第54-56页 |
·LiMnO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三章 主体层板调控Ⅰ:O2结构Li[Mn_(1-x)M_x]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9-88页 |
·前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试剂 | 第60页 |
·仪器 | 第60-61页 |
·层状O2结构Li_y[Mn_(1-x)M_x]O_2(M=Li、Cr、Mg、Fe、Al)的制备 | 第61-62页 |
·结构表征 | 第62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2页 |
·层状O2结构Li_x[Li_(0.10)Mn_(0.90)]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2-69页 |
·前驱体Na_x[Li_(0.10)Mn_(0.90)]O_2中Li~+的存在位置 | 第62-63页 |
·不同Na/Mn摩尔比对离子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63-67页 |
·Na_(0.06)Li_(0.65)[Li_(0.10)Mn_(0.88)]O_2的晶体形貌 | 第67-68页 |
·Li_(0.65)[Li_(0.10)Mn_(0.88)]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68-69页 |
·Li_y[Mn_(1-x)Cr_x]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9-74页 |
·Na_(2/3)[Mn_(1-x)Cr_x]O_2及交换产物的晶体结构 | 第69-72页 |
·Li_y[Mn_(1-x)Cr_x]O_2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分析 | 第72-73页 |
·Li_y[Mn_(1-x)Cr_x]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73-74页 |
·Li_y[Mn_(1-x)Mg_x]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4-78页 |
·前驱体及交换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74-76页 |
·Li_y[Mn_(0.90)Mg_(0.10)]O_2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分析 | 第76-77页 |
·Li_y[Mn_(1-x)Mg_x]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77-78页 |
·Li_y[Mn_(1-x)Al_x]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8-81页 |
·Li_y[Mn_(1-x)Al_x]O_2的结构表征 | 第78-80页 |
·Li_y[Mn_(1-x)Al_x]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80-81页 |
·Li_y[Mn_(1-x)Fe_x]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81-84页 |
·Li_y[Mn_(1-x)Fe_x]O_2的结构表征 | 第81-83页 |
·Li_y[Mn_(1-x)Fe_x]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四章 主体层板调控Ⅱ:水滑石前体法制备Li[Co_xNi_yMn_(1-x-y)]O_2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88-115页 |
·前言 | 第88-89页 |
·实验部分 | 第89-91页 |
·试剂 | 第89-90页 |
·仪器 | 第90页 |
·Li[Co_xNi_yMn_(1-x-y)]O_2的制备 | 第90页 |
·Li[Co_xNi_yMn_(1-x-y)]O_2的结构表征 | 第90-91页 |
·Li[Co_xNi_yMn_(1-x-y)]O_2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91页 |
·LDHs的结构表征 | 第91-92页 |
·Li[Co_xMn_(1-x)]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92-101页 |
·Li[Co_xMn_(1-x)]O_2的反应过程研究 | 第93-96页 |
·Li[Co_xMn_(1-x)]O_2的结构特征 | 第96-101页 |
·Li[Co_yMn_(1-y)]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1-105页 |
·Li[Co_yMn_(1-y)]O_2的结构特征 | 第101-103页 |
·Li[Co_yMn_(1-y)]O_2的电化学性能 | 第103-105页 |
·Li[Co_xNi_yMn_(1-x-y)]O_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5-110页 |
·Li[Co_xNi_yMn_(1-x-y)]O_2的结构特征 | 第105-108页 |
·Li[Co_xNi_yMn_(1-x-y)]O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8-110页 |
·小结 | 第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5页 |
第五章 客体调控Ⅰ:层状MnO_2插层组装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15-125页 |
·前言 | 第115页 |
·实验部分 | 第115-117页 |
·试剂 | 第116页 |
·仪器 | 第116页 |
·样品制备 | 第116页 |
·结构表征 | 第116-117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117页 |
·柱撑MnO_2的结构表征 | 第117-120页 |
·柱撑MnO_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20-122页 |
·结论 | 第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第六章 客体调控Ⅱ:层状锰钒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25-138页 |
·前言 | 第125-126页 |
·实验部分 | 第126-127页 |
·试剂 | 第126页 |
·仪器 | 第126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126-127页 |
·结构表征 | 第127页 |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127页 |
·锰钒氧化物的结构 | 第127-131页 |
·锰钒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31-133页 |
·结论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8页 |
第七章 其他结构锂锰氧化物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38-150页 |
·前言 | 第138页 |
·实验部分 | 第138-140页 |
·试剂 | 第139页 |
·仪器 | 第139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139页 |
·结构表征 | 第139-140页 |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140页 |
·LiyMnO_2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140-143页 |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43-145页 |
·结论 | 第145-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0页 |
第八章 层状锂锰氧化物主客体相互作用—电化学性能关系研究 | 第150-155页 |
·前言 | 第150页 |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机理 | 第150-151页 |
·层状锂锰氧化物组成及结构—主客体相互作用—电化学性能关系研究 | 第151-154页 |
·层板元素组成对主客体相互作用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51-153页 |
·层间客体调控对其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53-154页 |
·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155-156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6-15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附表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