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热工量的测量仪表论文--流量测量仪表论文

空气湿度对热膜式空气流量计计量误差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0页
2 电喷发动机的工作模式与控制原理第10-41页
 2.1 汽车电喷系统的类型及工作原理第10-14页
  2.1.1 汽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第10页
   2.1.1.1 按检测进气量的不同方式分为第10页
   2.1.1.2 按喷射点数的不同分为第10页
   2.1.1.3 按喷射过程的连续性的不同分为第10页
  2.1.2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第10-14页
   2.1.2.1 进气压力感应式(D型)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0-12页
   2.1.2.2 空气流量感应式(L型)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第12-14页
 2.2 AFE型发动机电喷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第14-30页
  2.2.1 AFE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构造第15-30页
   2.2.1.1 供气系统第15-18页
   2.2.1.2 供油系统第18-30页
 2.3 AJR型发动机电喷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第30-41页
  2.3.1 AJR发动机与AFE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区别第31-32页
  2.3.2 AJR电喷发动机新增零、部件的结构原理第32-41页
   2.3.2.1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第32-33页
   2.3.2.2 磁感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CPS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33-35页
   2.3.2.3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第35-36页
   2.3.2.4 节气门控制组件第36-39页
   2.3.2.5 可靠的智能防盜装置第39页
   2.3.2.6 直接点火系统(DLI)第39-41页
3 空气流量计的基本类型与工作原理第41-46页
 3.1 目前使用的空气流量计的基本类型第41-42页
  3.1.1 压力感应式空气流量计第41页
  3.1.2 流量感应式空气流量计第41-42页
 3.2 各种主要类型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第42-44页
  3.2.1 压力感应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第42页
  3.2.2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工作原理第42-44页
 3.3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主要特性第44-46页
  3.3.1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温度特性第44-45页
  3.3.2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湿度特性第45-46页
4 实验设备第46-66页
 4.1 电喷发动机检测仪的基本类型第46页
  4.1.1 与个人电脑相兼容的测试系统第46页
  4.1.2 集个人电脑与汽车解码器的检测功能于一体的测试系统第46页
  4.1.3 单一车型的专用检测仪器第46页
 4.2 汽车故障解码器的组成与安装第46-51页
  4.2.1 金德PC98汽车故障解码器的组成与安装第46-49页
   4.2.1.1 内置式PC98汽车故障解码器的组成与安装第47-48页
   4.2.1.2 外置式PC98汽车故障解码器系统的组成及安装第48-49页
  4.2.2 元征431ME电眼睛的组成与安装第49页
  4.2.3 金德仪表王K6仪器的组成与安装第49-50页
  4.2.4 金奔腾1552汽车故障解码器的组成与安装第50-51页
  4.2.5 金德K3汽车专用解码器第51页
 4.3 电喷发动机检测仪的操作方法第51-66页
  4.3.1 金德PC98系列解码器操作方法第52-57页
   4.3.1.1 金德PC98使用前的准备工作第52-53页
   4.3.1.2 金德PC98控制程序的起动与程序主菜单介绍第53页
   4.3.1.3 金德PC98故障诊断的操作第53-57页
   4.3.1.4 金德PC98解码器其它方面的辅助功能介绍第57页
  4.3.2 金德仪表—K6系列解码器的操作方法第57-59页
   4.3.2.1 金德仪表王—K6面板介绍第57-58页
   4.3.2.2 金德仪表王—K6主菜单介绍第58-59页
  4.3.3 元征431ME电眼睛系列解码器的操作方法第59-66页
   4.3.3.1 元征电眼睛431ME的外形与键盘操作介绍第60页
   4.3.3.2 元征电眼睛431ME的基本操作准备和调试第60-61页
   4.3.3.3 发动机系统的测试操作第61-66页
5 实验的设计、实施与数据处理第66-79页
 5.1 实验设计第66-68页
  5.1.1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对空气湿度计量敏感性实验设计第66-67页
   5.1.1.1 实验设备第66页
   5.1.1.2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第66-67页
   5.1.1.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67页
  5.1.2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对空气湿度计量误差相关性实验设计第67-68页
   5.1.2.1 实验设备第67页
   5.1.2.2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第67页
   5.1.2.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67-68页
 5.2 实验实施第68-72页
  5.2.1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对空气湿度计量敏感性实验第68-69页
   5.2.1.1 实验准备第68页
   5.2.1.2 实验操作步骤第68页
   5.2.1.3 实验数据结果第68-69页
  5.2.2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对空气湿度计量误差相关性实验第69-72页
   5.2.2.1 实验准备第69页
   5.2.2.2 实验操作步骤第69-70页
   5.2.2.3 实验数据结果第70-72页
 5.3 数据处理与理论分析第72-79页
  5.3.1 空气湿度与喷射时间相关性分析第72-76页
   5.3.1.1 空气湿度与供油喷射时间的线性回归分析第73-75页
   5.3.1.2 空气湿度造成的燃油喷射量的误差分析第75-76页
  5.3.2 空气湿度对热膜式空气流量计计量误差的理论分析第76-79页
   5.3.2.1 空气湿度对热膜式空气流量计造成的喷油持续时间误差所引起的喷油量偏差数值计算第76-77页
   5.3.2.2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造成的喷油持续时间误差的机理分析第77-7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页
 6.2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个人简介第83-84页
导师简介第84-85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HTML在线文档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应用改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