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中社会审计的法律规制
引 言 | 第1-7页 |
一、 商业银行的社会审计 | 第7-15页 |
(一) 社会审计的概念 | 第7-8页 |
(二) 社会审计引入金融监管体系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 第8-11页 |
1 、受托责任理论 | 第8-9页 |
2 、社会审计对银行监管的现实必要性 | 第9-11页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及立法概况 | 第11-15页 |
1 、银行监管机构的检查(稽核) | 第11-12页 |
2 、国有商业银行的政府审计 | 第12-13页 |
3 、商业银行的社会审计 | 第13页 |
4 、现有法律规定的不足 | 第13-15页 |
二、 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 | 第15-24页 |
(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政府审计 | 第15-18页 |
1 、国有银行政府审计的现状 | 第15-17页 |
2 、国有银行政府审计的不足 | 第17-18页 |
(二) 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的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1 、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的相同点 | 第18-19页 |
2 、两者的区别与优劣势分析 | 第19-20页 |
(三) 商业银行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的法律定位 | 第20-24页 |
1 、商业银行社会审计的目标与范围 | 第20-22页 |
2 、商业银行政府审计的目标与范围 | 第22-24页 |
三、 社会审计与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 | 第24-32页 |
(一) 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检查 | 第24-26页 |
1 、现场检查的法律依据与内容 | 第24-26页 |
2 、非现场检查 | 第26页 |
(二)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检查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三) 监管机构与社会审计的关系 | 第27-32页 |
1 、监管机构对社会审计的利用 | 第27-30页 |
2 、社会审计与监管机构的交流与通报 | 第30-32页 |
四、 商业银行社会审计的法律完善 | 第32-43页 |
(一)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审计法律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第32-35页 |
1 、英国 | 第32-33页 |
2 、美国 | 第33-34页 |
3 、德国与香港 | 第34-35页 |
(二) 确立社会审计在银行监管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 第35-37页 |
1 、明确社会审计与其它监管主体的法定权责 | 第36-37页 |
2 、提高立法层次和操作性 | 第37页 |
(三) 加强社会审计的法律监督与管理 | 第37-43页 |
1 、社会审计主体资格的认定与任免的法定程序 | 第38-39页 |
2 、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 | 第39-41页 |
3 、审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 第41-43页 |
结 束 语 | 第43-44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