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8页 |
第一节 古代对头针及针刺镇痛的认识 | 第11-20页 |
一、春秋、秦汉时期 | 第11-14页 |
二、晋、唐时期 | 第14-19页 |
三、宋、元、明、清时期 | 第19页 |
四、古代对脑功能的认识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头针疗法的现代研究 | 第20-38页 |
一、头针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 第20-22页 |
二、头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 第22-32页 |
三、头针疗法的机理研究 | 第32-3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8-69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方法与步骤 | 第38-43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43-60页 |
一、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 第43-44页 |
二、头针对异氟醚 MAC的影响 | 第44-48页 |
三、头针对患者术中呼吸、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四、头针对患者手术前后氧化应激调节能力的观察 | 第51-53页 |
五、头针对患者手术前后 C-反应蛋白、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第53-55页 |
六、头针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 第55-60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60-69页 |
一、头针麻醉与异氟醚 MAC | 第60-63页 |
二、头针对手术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第63-65页 |
三、头针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 第65-66页 |
四、针刺麻醉作用特点和针灸后效应 | 第66-67页 |
五、本实验的选穴依据 | 第67-68页 |
六、本实验头针刺法的探讨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