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术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 | 第1-17页 |
(一) 婴幼儿时期儿童智力认知特征及绘画表现 | 第6-9页 |
(二) 儿童符号化的认知特征和绘画表现 | 第9-13页 |
(三) 儿童直觉敏感期的绘画表现 | 第13-15页 |
(四) 视觉写实期绘画表现 | 第15-17页 |
二、影像传媒文化对转型期儿童青少年的视觉影响 | 第17-25页 |
(一) 影像传媒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 | 第17-19页 |
(二) 中、日、韩、美四国青少年动画、影像传媒的比较 | 第19-21页 |
(三) 影像传媒文化现象对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 第21-22页 |
(四) 影像传媒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作用 | 第22-24页 |
(五) 应对影像传媒文化的挑战 | 第24-25页 |
三、转型期儿童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绘画能力表现 | 第25-39页 |
(一) 小学高年级儿童(8-9岁-12、13岁)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 | 第25-31页 |
(二) 美术基础教育对于儿童智力能力的构建 | 第31-33页 |
(三) 儿童青少年具象写实的绘画风格及影像表现 | 第33-35页 |
(四) 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视觉表达及个性特征 | 第35-39页 |
四、激发潜意识、发展直觉 | 第39-45页 |
(一) 培养儿童青少年独立的价值观和健康心理 | 第39-41页 |
(二) 潜意识的作用及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三) 发展儿童青少年的直觉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本文学术创新点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