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先天性肿瘤
正文 | 第1-40页 |
1. 解剖生理基础与发病机理 | 第12-16页 |
1.1 脊髓的解剖 | 第12-13页 |
1.2 生理基础 | 第13-16页 |
1.3 发病机理 | 第16页 |
2. 病理学 | 第16-19页 |
2.1 肠源性囊肿 | 第16-17页 |
2.2 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 第17-18页 |
2.3 畸胎瘤 | 第18页 |
2.4 脂肪瘤 | 第18页 |
2.5 脊索瘤 | 第18-19页 |
3. 发病率及病变部位 | 第19-21页 |
3.1 发病率 | 第19-20页 |
3.2 病变部位 | 第20-21页 |
4. 辅助检查 | 第21-26页 |
4.1 脑脊液检查 | 第21-22页 |
4.2 肌电图检查 | 第22-23页 |
4.3 X-线检查 | 第23页 |
4.4 椎管造影 | 第23-24页 |
4.5 CT扫描 | 第24页 |
4.6 MRI | 第24-26页 |
5. 临床表现 | 第26-31页 |
5.1 肠源性囊肿 | 第28页 |
5.2 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畸胎瘤 | 第28-29页 |
5.3 脊索瘤的发病年龄 | 第29-30页 |
5.4 脂肪瘤 | 第30-31页 |
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第31-33页 |
6.1 诊断 | 第31页 |
6.2 鉴别诊断 | 第31-33页 |
6.2.1 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 | 第31页 |
6.2.2 脊膜瘤 | 第31页 |
6.2.3 神经胶质瘤 | 第31-32页 |
6.2.4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 第32页 |
6.2.5 转移瘤 | 第32-33页 |
6.2.6 脊椎退变性疾病 | 第33页 |
6.2.7 脊髓蛛网膜炎 | 第33页 |
6.2.8 运动神经元疾病 | 第33页 |
7. 治疗 | 第33-37页 |
7.1 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 | 第34-35页 |
7.2 肠源性囊肿 | 第35页 |
7.3 畸胎瘤 | 第35-36页 |
7.4 脂肪瘤 | 第36页 |
7.5 脊索瘤 | 第36-37页 |
8. 预后 | 第37-38页 |
8.1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 | 第37页 |
8.2 肠源性囊肿 | 第37页 |
8.3 脊索瘤 | 第37-38页 |
9. 治疗进展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