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及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耕地的概念 | 第15页 |
·耕地的功能 | 第15页 |
·生态功能 | 第15页 |
·经济功能 | 第15页 |
·社会保障功能 | 第15页 |
·耕地非农化分析 | 第15-16页 |
·耕地非农化的内涵 | 第15-16页 |
·耕地非农化的途径 | 第16页 |
·耕地保护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18页 |
·土地稀缺理论 | 第1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17-18页 |
3 青岛市概况 | 第18-24页 |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第18-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行政区划 | 第18-19页 |
·各区市概况 | 第19页 |
·自然环境 | 第19-21页 |
·气候条件 | 第19-20页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土壤状况 | 第20页 |
·水文状况 | 第20-21页 |
·矿产资源 | 第21页 |
·社会经济现状 | 第21-24页 |
4 青岛市耕地资源结构变化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耕地资源 | 第24-26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4页 |
·耕地数量变化总体态势 | 第24-25页 |
·人均耕地变化 | 第25-26页 |
·耕地区域差异 | 第26-27页 |
·耕地分布差异 | 第26页 |
·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 | 第26-27页 |
·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 第27-29页 |
·人地矛盾加剧 | 第27页 |
·滥占耕地资源现象严重 | 第27页 |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意识不强 | 第27-28页 |
·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28页 |
·耕地保护政策难以完全落实 | 第28页 |
·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和污染了大量耕地 | 第28页 |
·城镇及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低 | 第28-29页 |
5 青岛市耕地非农化动态变化分析 | 第29-32页 |
·耕地非农化总体变化趋势 | 第29-30页 |
·耕地非农化时间变化趋势 | 第29页 |
·耕地非农化空间变化趋势 | 第29-30页 |
·耕地数量预测 | 第30-32页 |
·建立预测模型 | 第30页 |
·预测结果 | 第30-32页 |
6 青岛市耕地非农化驱动机制研究 | 第32-35页 |
·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机制 | 第32-33页 |
·工业化和城镇化 | 第32页 |
·人口增长 | 第32-33页 |
·政策导向机制 | 第33-35页 |
·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 第33页 |
·农用地结构调整 | 第33-34页 |
·生态退耕及灾毁 | 第34-35页 |
7 青岛市耕地保护对策建议 | 第35-39页 |
·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切实保障耕地数量 | 第35页 |
·完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耕地保护力度 | 第35页 |
·完善耕地保护考核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 第35-36页 |
·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36-37页 |
·加强土地的整理、复垦和开发 | 第37页 |
·加大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 第37-39页 |
8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主要课题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