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 | 第8-9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9-11页 |
第2章 传统建模方法和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比较 | 第11-19页 |
2.1 传统建模方法学概述 | 第11-13页 |
2.1.1 结构化方法 | 第11-12页 |
2.1.2 功能分解法 | 第12-13页 |
2.1.3 信息建模法 | 第13页 |
2.2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概述 | 第13-14页 |
2.3 几种主要的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 第14-17页 |
2.3.1 OMT方法 | 第14-15页 |
2.3.2 Coad/Yourdon方法 | 第15页 |
2.3.3 Booch方法 | 第15-16页 |
2.3.4 OOSE方法 | 第16-17页 |
2.3.5 Fusion方法 | 第17页 |
2.4 传统建模方法与面向对象建模方法比较 | 第17-19页 |
第3章 UML内容介绍 | 第19-30页 |
3.1 UML简史 | 第19页 |
3.2 UML的基本内容 | 第19-21页 |
3.3 UML的特点和用途 | 第21-22页 |
3.3.1 UML的特点 | 第21-22页 |
3.3.2 UML的用途 | 第22页 |
3.4 UML的视与图 | 第22-25页 |
3.4.1 视 | 第22-23页 |
3.4.2 UML的图 | 第23-25页 |
3.5 UML与其它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的比较 | 第25-26页 |
3.6 CASE工具 Rational Rose简介 | 第26-30页 |
3.6.1 对面向对象模型的支持 | 第26-27页 |
3.6.2 对螺旋上升式开发过程的支持 | 第27页 |
3.6.3 对往返工程的支持 | 第27-28页 |
3.6.4 对团队开发的支持 | 第28-29页 |
3.6.5 对工具的支持 | 第29-30页 |
第4章 Rational统一过程( RUP) | 第30-36页 |
4.1 Rational统一过程概述 | 第30-33页 |
4.1.1 RUP过程四阶段 | 第30-31页 |
4.1.2 RUP过程的核心工作流 | 第31-32页 |
4.1.3 RUP的开发过程模式 | 第32页 |
4.1.4 RUP的过程产物 | 第32-33页 |
4.2 RUP过程中的九种模型 | 第33-34页 |
4.3 RUP过程中的文档 | 第34页 |
4.4 RUP的特点 | 第34-36页 |
第5章 UML在订单管理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第36-55页 |
5.1 本系统基于 UML的 RUP建模过程步骤 | 第36-37页 |
5.2 业务流程建模 | 第37-40页 |
5.2.1 传统商业企业的订单与电子订单的比较 | 第37-38页 |
5.2.2 现代商业企业完美订单的目标 | 第38页 |
5.2.3 订单处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38-40页 |
5.3 需求建模 | 第40-44页 |
5.3.1 确定系统边界和系统范围 | 第40页 |
5.3.2 定义参与者 | 第40页 |
5.3.3 定义顶层 Use Case及其 Use Case图 | 第40-41页 |
5.3.4 细化各个 Use case,绘制 Use Case图 | 第41-44页 |
5.3.4.1 "获得目录"用例 | 第42页 |
5.3.4.2 "获得订单状态"用例 | 第42页 |
5.3.4.3 "订购货物"用例 | 第42-43页 |
5.3.4.4 "取消订单"用例 | 第43-44页 |
5.3.4.5 "退货"用例 | 第44页 |
5.4 静态结构模型 | 第44-48页 |
5.4.1 静态结构模型简介 | 第44页 |
5.4.2 定义系统对象及对象类 | 第44-46页 |
5.4.3 定义用户界面类 | 第46-47页 |
5.4.4 建立类图 | 第47-48页 |
5.5 动态行为模型 | 第48-53页 |
5.5.1 动态行为模型概述 | 第48页 |
5.5.2 建立顺序图 | 第48-51页 |
5.5.2.1 客户订购货物顺序图 | 第49页 |
5.5.2.2 客户退货顺序图 | 第49-50页 |
5.5.2.3 客户取消订单顺序图 | 第50-51页 |
5.5.3 建立活动图 | 第51-53页 |
5.6 实现 | 第53-55页 |
5.6.1 组件图 | 第53-54页 |
5.6.2 配置图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