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国家行为原则概述 | 第11-30页 |
第一节 国家行为原则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与外国国家行为相关的原则 | 第12-17页 |
一、外国主权强制 | 第13页 |
二、主权豁免原则 | 第13-17页 |
(一) 国家行为原则同主权豁免原则的联系 | 第14-15页 |
(二) 国家行为原则同主权豁免原则的区别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国家行为原则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一、早期的国家行为原则 | 第17-20页 |
(一) 国家行为原则的历史起源 | 第17-18页 |
(二) 第一次经典性陈述—安德希尔诉赫尔南德兹案 | 第18-19页 |
(三) 安德希尔案以后的早期实践 | 第19-20页 |
二、现代国家行为原则 | 第20-27页 |
(一) 古巴国家银行诉萨巴蒂诺案 | 第20-23页 |
(二) 第一国有城市银行案和邓希尔案 | 第23-26页 |
(三) 科克帕特里公司诉环境构造公司案 | 第26-27页 |
三、国家行为原则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一) 主权说 | 第27-28页 |
(二) 国际礼让说 | 第28页 |
(三) 分权说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国家行为原则的适用 | 第30-49页 |
第一节 “国家行为”之识别 | 第30-35页 |
一、联邦最高法院的实践 | 第30-32页 |
(一) 联邦最高法院早期实践 | 第30-31页 |
(二) 将商业行为排除在“国家行为”之外 | 第31-32页 |
二、下级法院的立场和实践 | 第32-34页 |
(一) 扩大性解释 | 第32-33页 |
(二) 限制性解释 | 第33-34页 |
三、对“国家行为”界定之建议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国家行为原则的适用方法 | 第35-41页 |
一、传统的硬性方法(Mechanical Approach) | 第36-37页 |
二、平衡方法(Balancing Approach) | 第37-39页 |
三、冲突法方法 | 第39-41页 |
第三节 适用国家行为原则的例外 | 第41-49页 |
一、伯恩斯坦例外(Bernstein Exception) | 第42-43页 |
二、商事例外(Commereial Exception) | 第43-45页 |
三、条约例外(The Treaty Exception) | 第45-46页 |
四、场所例外(Situs Exception) | 第46-47页 |
五、反诉例外(Counter-claim Excention)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发展前景及学术争鸣 | 第49-65页 |
第一节 国家行为原则在美国的发展前景 | 第49-52页 |
一、立法上的建议和限制 | 第49-50页 |
(一) 荷肯卢拍第二修正案 | 第49页 |
(二) 马西亚斯法案 | 第49-50页 |
(三) 美国律师协会的建议 | 第50页 |
(四) 《美国法典》之规定 | 第50页 |
二、国家行为原则在美国的最新发展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其它有关国家关于国家行为原则的立场和实践 | 第52-59页 |
一、英国的立场和实践 | 第52-56页 |
(一) 对英国国家行为原则的历史性考察 | 第53-55页 |
(二) 与美国国家行为原则的比较 | 第55-56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立场和实践 | 第56-58页 |
(一) 法国和德国 | 第56-57页 |
(二) 意大利 | 第57-58页 |
(三) 其它国家 | 第58页 |
三、中国的立法和实践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学者关于国家行为原则的纷争 | 第59-65页 |
一、支持国家行为原则的理由 | 第59-61页 |
二、反对国家行为理论的理由 | 第61-63页 |
三、对国家行为原则的评论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