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并行处理与复杂网络在蛋白质折叠中的应用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生物信息学 | 第9-11页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第9-10页 |
·生物信息学 | 第10-11页 |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11-13页 |
第2章 蛋白质与蛋白质折叠 | 第13-24页 |
·蛋白质简介 | 第13-16页 |
·氨基酸及其基本结构 | 第13-14页 |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 | 第14页 |
·蛋白质的结构 | 第14-15页 |
·蛋白质的功能 | 第15-16页 |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 第16-17页 |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的研究背景 | 第16页 |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的意义 | 第16-17页 |
·得到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两种方法 | 第17-21页 |
·蛋白质序列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蛋白质折叠 | 第18-20页 |
·蛋白质折叠与蛋白质序列分析方法的区别 | 第20-21页 |
·本论文关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 | 第21-24页 |
·研究背景 | 第21页 |
·蛋白质折叠模拟系统的总体介绍 | 第21-24页 |
第3章 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型 | 第24-31页 |
·HP格子模型简介 | 第24页 |
·HP格子模型中的能量 | 第24-25页 |
·立方格子模型 | 第25-26页 |
·三角格子模型 | 第26-29页 |
·三角格子模型的结构 | 第26页 |
·三角格子模型的数据结构 | 第26-28页 |
·三角格子模型三维空间组态合格的条件 | 第28页 |
·三角格子模型的三维结构的能量 | 第28页 |
·三角格子模型与立方格子模型的实验数据比较 | 第28-29页 |
·蛋白质折叠中的其它几种模型 | 第29-31页 |
第4章 并行计算的基本理论 | 第31-40页 |
·并行计算简介 | 第31页 |
·并行计算机的分类 | 第31-34页 |
·向量处理SIMD并行机 | 第32页 |
·共享存储MIMD并行多处理机 | 第32页 |
·分布存储MIMD并行多处理机 | 第32-34页 |
·消息传递的多计算机系统 | 第33页 |
·分布式共享存储器系统 | 第33-34页 |
·SISD计算机 | 第34页 |
·并行计算的基本原理 | 第34-37页 |
·并行计算的基本模型 | 第34-35页 |
·并行程序中的通讯与控制 | 第35-36页 |
·并行程序的性能评估 | 第36-37页 |
·并行计算的平台 | 第37-40页 |
·并行计算平台MPI简介 | 第37-38页 |
·Jcluster的介绍 | 第38-40页 |
第5章 应用并行遗传算法对蛋白质折叠的研究 | 第40-56页 |
·遗传算法 | 第40-42页 |
·遗传算法及其基本思想 | 第40-41页 |
·遗传算法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41-42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 第42页 |
·遗传算法的并行化 | 第42-46页 |
·并行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43页 |
·遗传算法的并行化模型 | 第43-46页 |
·整体并行模式 | 第43-44页 |
·粗粒度并行模式 | 第44-46页 |
·细粒度并行模式 | 第46页 |
·应用并行遗传算法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 | 第46-53页 |
·算法描述 | 第46-49页 |
·算法分析 | 第49-51页 |
·实例结果 | 第51-53页 |
·能量漏斗与折叠路径的模拟 | 第53-56页 |
第6章 应用复杂网络对蛋白质折叠的研究 | 第56-74页 |
·复杂网络的定义及其与传统网络的区别 | 第56-57页 |
·复杂网络的静态几何量 | 第57-60页 |
·无向网络的静态几何量 | 第57-59页 |
·有向网络的静态几何量 | 第59页 |
·加权网络的静态几何量 | 第59-60页 |
·复杂网络机制模型 | 第60-62页 |
·规则网络与随机网络 | 第60页 |
·小世界网络 | 第60-61页 |
·无标度网络 | 第61-62页 |
·蛋白质折叠复杂网络的建立及其分析 | 第62-74页 |
·蛋白质折叠复杂网络的建立 | 第62-63页 |
·本论文所建复杂网络各个静态几何量的计算算法 | 第63-66页 |
·复杂网络计算机表示的数据结构 | 第63页 |
·度及其度分布的计算算法 | 第63页 |
·度的相关性的计算算法 | 第63-64页 |
·积聚程度的计算算法 | 第64页 |
·最短路径的计算算法 | 第64-65页 |
·介数的计算算法 | 第65-66页 |
·复杂网络实例分析 | 第66-74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