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 第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工矿区城市化及其深层次发展的研究 | 第10页 |
·工业综合发展与布局规划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产业结构多元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 第11-12页 |
·运用产权残缺理论的研究 | 第12-13页 |
·内部人控制的研究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写作安排 | 第13-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的写作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6-31页 |
·公司治理理论及其发展 | 第16-20页 |
·公司治理的概念 | 第16-18页 |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公司治理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 | 第20-22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和启示 | 第22-25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 第22-24页 |
·公司治理结构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24-25页 |
·产权和公司治理 | 第25-31页 |
·产权的相关概念 | 第25-28页 |
·产权清晰问题 | 第28页 |
·产权配置问题 | 第28-31页 |
第3章 独立工矿区企业的发展沿革与存在的治理问题 | 第31-47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的界定与特点 | 第31-33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的界定 | 第31-32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的特点 | 第32-33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的发展沿革 | 第33-37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3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股权结构、控制权与股东大会存在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董事会构成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 第40-41页 |
·监事会的地位与监事会的作用 | 第41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外部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41-43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公司制的主要障碍与企业治理改革的核心问题 | 第43-47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公司制的主要障碍 | 第43-46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治理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两难选择 | 第46-47页 |
第4章 独立工矿区企业行为的产权分析和内部治理 | 第47-70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行为的产权分析 | 第47-55页 |
·企业契约理论和产权残缺 | 第47-48页 |
·剩余权的配置和独立工矿区企业行为 | 第48-53页 |
·产权预期与独立工矿区企业行为 | 第53-55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和内部人控制 | 第55-64页 |
·转轨过程中的“内部人控制”分析 | 第55-57页 |
·企业治理结构的动态演进及内部人控制的实质 | 第57-60页 |
·内部人控制的产生原因分析 | 第60-62页 |
·实现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 | 第62-64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董事会重构与引进独立董事 | 第64-68页 |
·董事会重构 | 第64-65页 |
·引进独立董事 | 第65-68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绩效评价与对经理人的激励 | 第68-70页 |
第5章 独立工矿区企业的外部治理分析 | 第70-81页 |
·产权与市场的关系 | 第70-73页 |
·市场经济对产权制度的一般要求 | 第70-71页 |
·市场秩序与产权制度 | 第71-73页 |
·经理人市场与独立工矿区企业外部治理 | 第73-75页 |
·商品市场与独立工矿区企业外部治理 | 第75-76页 |
·股票市场与独立工矿区企业外部治理 | 第76-78页 |
·利益相关者对独立工矿区企业公司治理的优化 | 第78-79页 |
·独立工矿区企业外部治理途径的选择 | 第79-81页 |
第6章 独立工矿区企业治理行为案例分析 | 第81-89页 |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情况概述 | 第81-82页 |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治理行为失灵”的表现分析 | 第82页 |
·导致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治理行为失灵”的因素分析 | 第82-85页 |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采取的治理措施 | 第85-86页 |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下阶段治理改革的设想和建议 | 第86-8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89-90页 |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90页 |
·论文研究的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