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基金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私募基金概述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私募基金的概念 | 第10-11页 |
一、私募 | 第10页 |
二、基金 | 第10-11页 |
三、私募基金 | 第11页 |
第二节 私募基金的特征 | 第11-13页 |
一、募集方式非公开 | 第11页 |
二、投资者待定 | 第11-12页 |
三、监管相对宽松 | 第12页 |
四、对投资者要求高 | 第12-13页 |
五、运作机制灵活 | 第13页 |
第三节 私募基金的分类 | 第13-16页 |
一、信托型 | 第13-14页 |
二、公司型 | 第14页 |
三、有限合伙型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私募基金法律性质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私募基金的信托性质 | 第16-17页 |
一、私募基金所述资产的所有权进行了分割 | 第16页 |
二、私募基金财产具有独立性 | 第16-17页 |
三、以投资者的最大利益为运作目标 | 第17页 |
第二节 私募基金与一般信托之区别 | 第17-21页 |
一、私募基金是一种基金 | 第18页 |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比例高 | 第18页 |
三、私募基金对管理的连续性要求不严格 | 第18-19页 |
四、私募基金报酬方式独特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私募基金监管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第一节 我国私募基金的历史发展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私募基金监管现状 | 第22-25页 |
第三节 我国私募基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一、立法不完善 | 第25-26页 |
二、存在特异性风险 | 第26-27页 |
三、资金监管难度大 | 第27页 |
四、基金管理人及投资者受监管意愿不足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私募基金监管制度分析 | 第29-37页 |
第一节 美国 | 第29-31页 |
一、对投资者的限定 | 第30页 |
二、信息披露的规定 | 第30-31页 |
三、募集形式的限制 | 第31页 |
四、收益分配及风险承担机制的规制 | 第31页 |
第二节 英国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日本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 | 第34-37页 |
一、香港 | 第34-35页 |
二、台湾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我国私募基金监管制度完善 | 第37-48页 |
第一节 通过立法明确私募基金地位 | 第37页 |
第二节 监管原则 | 第37-40页 |
一、规范性原则 | 第38-39页 |
二、适度原则 | 第39页 |
三、安全原则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法律制度构想 | 第40-48页 |
一、注册登记 | 第40-41页 |
二、发起人资格 | 第41-42页 |
三、组织结构 | 第42-43页 |
四、操作规则 | 第43-44页 |
五、投资者资格 | 第44-45页 |
六、信息披露制度 | 第45-46页 |
七、风险管理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