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股权结构框架下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 第9-14页 |
第一节 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利益驱动因素研究 | 第9页 |
二、会计信息生产过程因素研究 | 第9-10页 |
三、公司治理结构因素研究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股权结构视角下研究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意义 | 第11-14页 |
一、会计信息可靠性问题:股权结构视角分析 | 第11-12页 |
二、股权结构视角下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的研究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4-16页 |
一、基于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分析 | 第14-15页 |
二、基于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分析 | 第15页 |
三、基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分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际比较:不同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 | 第16-24页 |
一、美国机构持股、高度分散股权结构 | 第17-19页 |
二、日本法人持股、高度集中股权结构 | 第19-21页 |
三、韩国家族持股、高度集中股权结构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的研究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 第24-27页 |
一、公司发行的股票种类多 | 第24-25页 |
二、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 第25页 |
三、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我国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影响的分析 | 第27-31页 |
一、“一股独大”导致大股东利用虚假信息欺骗中小股东 | 第27-28页 |
二、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导致大股东代表利用虚假信息欺骗大股东 | 第28-29页 |
三、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滋生土壤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路径:共同治理 | 第31-44页 |
第一节 优化股权结构,加强对控股股东的制衡 | 第31-36页 |
一、适当减持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比例 | 第32-34页 |
二、优化高度集中的民营企业家族持股比例 | 第34-35页 |
三、采用累积投票制度,对控股股东加以制衡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强化非股权结构因素的作用 | 第36-40页 |
一、完善董事会的结构与运行 | 第36-38页 |
二、构造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第38-39页 |
三、加速建立有效的经理人市场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发挥外部监督的重要作用 | 第40-44页 |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 第40-41页 |
二、提高银行的监管力度 | 第41页 |
三、增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独立性 | 第41-43页 |
四、引入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资料 | 第45-47页 |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