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导言 | 第6-10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6-9页 |
| 三、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清末江西新式学堂发展概况 | 第10-22页 |
| 一、江西新式学堂出现的社会背景 | 第10页 |
| 二、江西新式学堂艰难起步阶段 | 第10-13页 |
| 三、江西新式学堂蓬勃发展阶段 | 第13-17页 |
| 四、江西新式学堂办学效果估计 | 第17-22页 |
| 第二章 新式学堂经费来源及其问题 | 第22-28页 |
| 一、经费来源 | 第22-25页 |
| 二、新式学堂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新式学堂与清末社会变迁 | 第28-38页 |
| 一、开风气之先 | 第28-32页 |
| 二、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 | 第32-35页 |
| 三、新式学堂与社会思辨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新式学堂与社会冲突 | 第38-48页 |
| 一、学堂风潮 | 第38-41页 |
| 二、清末毁学现象社会透析—以宜春毁学事件为例 | 第41-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