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内燃机活塞环—缸套润滑的意义 | 第12页 |
1.2 活塞环—缸套润滑设计研究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1.3 活塞环—缸套润滑设计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1.3.1 计入侧向力影响的润滑计算 | 第13页 |
1.3.2 考虑不同边界条件的润滑分析 | 第13-14页 |
1.3.3 考虑润滑模型的影响 | 第14-15页 |
1.4 内燃机活塞环—缸套润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5 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16页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来源 | 第16-17页 |
1.7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润滑油的粘温粘压特性 | 第18-23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 第18页 |
2.3 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 第18-19页 |
2.4 HC-11润滑油的粘度测定 | 第19-22页 |
2.4.1 在不同温度下200ml被测润滑油流出的时间 | 第19页 |
2.4.2 不同使用时间的HC-11润滑油的运动粘度 | 第19页 |
2.4.3 HC-11润滑油的粘-温曲线 | 第19-20页 |
2.4.4 HC-11润滑油的粘-温表达式 | 第20-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柴油机气缸内压力计算 | 第23-29页 |
3.1 概述 | 第23页 |
3.2 气体压力曲线的表示 | 第23-24页 |
3.3 气缸容积与轴颈转角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3.4 本文中需确定的计算参数 | 第25-28页 |
3.4.1 气缸内气体压力 | 第25页 |
3.4.2 理想的压缩和作功行程示意图 | 第25-26页 |
3.4.3 气缸压力方程 | 第26-27页 |
3.4.4 气体压力p_1的曲线 | 第27-28页 |
3.4.5 第一环与第二环间的压力差分布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活塞环参数 | 第29-33页 |
4.1 活塞环理论的一般关系式 | 第29页 |
4.1.1 活塞环弯曲时曲率的变化 | 第29页 |
4.1.2 卡斯奇里扬诺定理 | 第29页 |
4.2 活塞环参数的计算 | 第29-32页 |
4.2.1 活塞环的应力 | 第29-30页 |
4.2.2 活塞环的结构尺寸对润滑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3 活塞环对气缸壁的平均接触应力 | 第31-32页 |
4.2.4 开口处降低接触压力的活塞环 | 第32页 |
4.3 活塞环和气缸的磨损 | 第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基本假设和基本方程 | 第33-42页 |
5.1 基本假设 | 第33页 |
5.2 基本方程 | 第33-40页 |
5.2.1 Reynolds方程 | 第33-37页 |
5.2.2 油膜厚度方程 | 第37-38页 |
5.2.3 润滑剂粘度方程 | 第38-39页 |
5.2.4 载荷方程 | 第39-40页 |
5.3 雷诺方程的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5.3.1 索默菲尔德(Sommerfeld)边界条件 | 第40页 |
5.3.2 Gümbel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5.3.3 Reynolds边界条件 | 第4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平均流量模型 | 第42-47页 |
6.1 概述 | 第42页 |
6.2 表面粗糙度的润滑效应 | 第42-43页 |
6.3 平均雷诺方程及其求解 | 第43-46页 |
6.3.1 单位宽平均流量 | 第43-45页 |
6.3.2 平均雷诺方程 | 第45-46页 |
6.3.3 平均膜厚 | 第4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7章 活塞环润滑问题的数值解法 | 第47-61页 |
7.1 数值解法介绍 | 第47页 |
7.2 Reynolds方程的离散化 | 第47-49页 |
7.2.1 求解区域的离散 | 第48页 |
7.2.2 雷诺方程的直接迭代法 | 第48-49页 |
7.3 平均Reynolds方程的离散化 | 第49-51页 |
7.3.1 一维平均雷诺方程无量纲化 | 第49-50页 |
7.3.2 边界条件 | 第50-51页 |
7.4 用超松弛迭代法求解 | 第51-52页 |
7.5 流体承载力计算 | 第52-54页 |
7.5.1 平均Reynolds方程 | 第52页 |
7.5.2 峰元分布的处理 | 第52-53页 |
7.5.3 (?)的确定 | 第53页 |
7.5.4 流量因子的确定 | 第53页 |
7.5.5 温度对润滑状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7.5.6 流体承载力 | 第54页 |
7.6 峰元载荷 | 第54-55页 |
7.7 活塞环接触压力的计算 | 第55-57页 |
7.7.1 等压活塞环 | 第55-56页 |
7.7.2 非等压活塞环 | 第56-57页 |
7.8 摩擦力 | 第57-58页 |
7.9 数值计算 | 第58-59页 |
7.10 编制润滑计算程序 | 第59-60页 |
7.10.1 编程语言简介 | 第59页 |
7.10.2 程序框图 | 第59-60页 |
7.11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8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61-71页 |
8.1 活塞环与缸体间的油膜厚度分析 | 第61页 |
8.2 润滑油粘度 | 第61-63页 |
8.2.1 润滑油粘度沿气缸的分布 | 第61-63页 |
8.2.2 粘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曲线 | 第63页 |
8.3 活塞的运动速度 | 第63-64页 |
8.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8.4.1 油膜厚度变化曲线 | 第64-66页 |
8.4.2 粘度变化对油膜厚度的影响 | 第66页 |
8.4.3 转速变化对油膜厚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8.4.4 活塞环接触压力变化规律 | 第67-68页 |
8.4.5 三维油膜厚度曲线图 | 第68-69页 |
8.4.6 摩擦力变化曲线 | 第69-70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