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 第1-11页 |
| 1 包头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情况 | 第11-21页 |
| ·包头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概况 | 第11-14页 |
| ·城镇发展的市域概况 | 第11-13页 |
| ·市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现状特征 | 第13-14页 |
| ·包头市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 ·经济区划概况 | 第14-15页 |
| ·市域开发管制规划概况 | 第15-16页 |
| ·包头市城镇体系发展规划概况 | 第16-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2 包头市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研究分析 | 第21-33页 |
| ·小城镇规划 | 第21-24页 |
| ·城镇体系规划仍是薄弱环节,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 第21-22页 |
| ·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出现两个极端 | 第22-23页 |
| ·忽略了详细规划,难以指导建设 | 第23-24页 |
| ·忽视了城镇特色,千镇趋同一面 | 第24页 |
| ·城镇规划经费严重不足 | 第24页 |
| ·小城镇对农牧民吸引力不强 | 第24-27页 |
| ·农牧民自身的问题 | 第24-25页 |
| ·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 第25页 |
| ·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 | 第25-26页 |
| ·小城镇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 第26页 |
| ·片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人文开发 | 第26-27页 |
| ·缺乏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 | 第27-28页 |
| ·对经营城镇认识不足 | 第27页 |
| ·城市土地开发经营效益不高 | 第27页 |
| ·政府“垄断”基础设施建设局面难以打破 | 第27-28页 |
| ·住宅消费未能全面启动 | 第28页 |
| ·小城镇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 第28-29页 |
| ·城镇形象特色 | 第28-29页 |
| ·产业特色 | 第29页 |
| ·功能特色 | 第29页 |
|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较差 | 第29-30页 |
| ·小城镇建设一哄而上,规模确定不切实际 | 第30-31页 |
| ·小城镇管理力度不够 | 第31页 |
| ·小结 | 第31-33页 |
| 3 政策与措施研究 | 第33-47页 |
|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 | 第33-34页 |
| ·突出经济效益,发展繁荣小城镇经济 | 第33页 |
| ·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 | 第33页 |
| ·协调处理好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 | 第33页 |
| ·做好各类详规的编制工作 | 第33-34页 |
| ·积极组织农民参与小城镇规划建设 | 第34页 |
| ·实施城镇化战略,吸引更多农牧民进入小城镇 | 第34-37页 |
| ·立足市情,深刻认识农牧民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 第34-35页 |
| ·积极探索有利于农牧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城镇化道路 | 第35页 |
|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真正实现农牧民到市民的根本性转变 | 第35-37页 |
| ·牢固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 | 第37-38页 |
| ·无偿使用与投入产出 | 第38页 |
| ·政府包揽与政府主导,多元发展 | 第38页 |
| ·以钱论事与以事定钱 | 第38页 |
| ·技术规划与经济规划 | 第38页 |
| ·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 第38-42页 |
| ·科学规划,长远布局 | 第39页 |
|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 第39-40页 |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40-41页 |
| ·不断推进经济发展 | 第41-42页 |
| ·保持城镇个性,突出城镇特色 | 第42-44页 |
| ·加快小城镇功能特色的发展 | 第42页 |
| ·着力塑造小城镇规划特色 | 第42-43页 |
|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 | 第43页 |
| ·重视人文特色,发展地方文化 | 第43页 |
| ·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特色 | 第43-44页 |
| ·通过镇区城市设计确定整体形象特色 | 第44页 |
| ·加快重点镇建设,促进全市小城镇快速发展 | 第44-45页 |
| ·加强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 第45-46页 |
| ·制定条例,依法行政 | 第45页 |
| ·明确机构,充实人员 | 第45页 |
| ·积极争取资金,保障小城镇规划建设 | 第45-46页 |
|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 第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4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个人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