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元好问《续夷坚志》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4页
 一、《续夷坚志》作者及版本第8-11页
 二、《续夷坚志》研究综述第11-12页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4页
第一章 元好问对洪迈小说观念的认同与发展第14-21页
 第一节 元好问对洪迈小说观念的认同第14-19页
  一、好奇尚异的审美观念第14-16页
  二、惩恶扬善的创作目的第16-17页
  三、补史观念第17-19页
 第二节 元好问对洪迈小说观念的发展第19-21页
第二章 《续夷坚志》所展示的元好问的精神世界第21-43页
 第一节 阴阳五行天人感应思想对《续夷坚志》的影响第21-29页
  一、阴阳五行天人感应思想简释第21-23页
  二、《续夷坚志》中阴阳五行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第23-29页
 第二节 惩恶扬善的道德规劝第29-34页
  一、儒家仁、孝观念的体现第29-31页
  二、佛家善恶果报思想的体现第31-34页
 第三节 元好问的故国之思第34-43页
  一、对残酷战争的批判和对智勇百姓的歌颂第34-38页
  二、对勤政为民的金代官员形象的展现第38-40页
  三、对珍贵文物药方的保留第40-43页
第三章 《续夷坚志》的叙事风格第43-54页
 第一节 对志怪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第43-47页
  一、第三人称客观叙述的叙事方式第43-44页
  二、逆时序叙述方式的运用第44-46页
  三、叙事结构第46-47页
 第二节 诗歌及对话在《续夷坚志》中的叙事作用第47-54页
  一、《续夷坚志》中诗歌的类型及叙事功能第47-51页
  二、多功能的对话和独白第51-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鲁迅、沈从文的巫鬼文化书写
下一篇:张飞形象的经典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