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近源数字化资料对永胜6.0级地震余震序列应力场的研究与应用
第一章 引言 | 第1-10页 |
·前言 | 第6页 |
·研究内容 | 第6-7页 |
·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第二章 永胜地震概况 | 第10-21页 |
·震害简况 | 第10-11页 |
·余震的记录与定位 | 第11-13页 |
·震区的区域地质构造 | 第13-14页 |
·震区主要活动断裂 | 第14-18页 |
·震区区域构造应力场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永胜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 | 第21-33页 |
·S波分裂的数学描述 | 第21-22页 |
·S波分裂机理 | 第22-23页 |
·S波窗 | 第23-24页 |
·S波分裂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永胜地震余震的S波分裂 | 第25-31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永胜余震序列的地震应力降 | 第33-41页 |
·标度分析 | 第33-35页 |
·峰值速度与应力降的关系 | 第35-36页 |
·峰值速度与震级的关系 | 第36-37页 |
·余震序列应力降的时空特征 | 第37-3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用环境应力参数进行地震短临跟踪监视 | 第41-48页 |
·峰值速度求环境应力的理论公式 | 第41-42页 |
·永胜地震余震序列的环境应力值 | 第42页 |
·用环境应力参数进行地震短临跟踪监视 | 第42-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问题与讨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A | 第55-64页 |
附录B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