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述 | 第1-24页 |
·TAT-PTD的研究概况 | 第10-19页 |
·背景介绍 | 第10-11页 |
·TAT-PTD的发现 | 第11-12页 |
·TAT-PTD的跨膜递送机制的研究 | 第12-15页 |
·TAT-PTD的应用 | 第15-18页 |
·小分子的递送 | 第15-16页 |
·肽的递送 | 第16页 |
·蛋白的递送 | 第16-17页 |
·反义递送 | 第17-18页 |
·体内递送 | 第18页 |
·颗粒递送 | 第18页 |
·TAT-PTD的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totein,GFP) | 第19-22页 |
·GFP的来源、结构和性质 | 第19-21页 |
·GFP与其它传统标记物的比较 | 第21页 |
·GFP标记的检测方法 | 第21页 |
·GFP的应用 | 第21-22页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50页 |
·实验流程 | 第24-25页 |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25-28页 |
·质粒、菌株、细胞株和动物 | 第25页 |
·主要药品和试剂 | 第25-26页 |
·色谱材料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 | 第26-28页 |
·主要使用仪器 | 第28页 |
·重组质粒GST-TAT-GFP的构建 | 第28-34页 |
·目的基因TAT-GFP的扩增 | 第28-30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8-29页 |
·引物溶解 | 第29页 |
·PCR扩增体系 | 第29-30页 |
·目的基因片断TAT-GFP的回收与纯化 | 第30页 |
·pUCm-TAT-GFP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30-33页 |
·目的基因片断TAT-GFP与pUCm-T Vector的连接 | 第30页 |
·pUCm-TAT-GFP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30-31页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0-31页 |
·转化 | 第31页 |
·含pUCm-TAT-GFP质粒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1-32页 |
·pUCm-TAT-GFP质粒的酶切 | 第32页 |
·酶切后目的基因片断TAT-GFP的回收和纯化 | 第32页 |
·PCR鉴定 | 第32-33页 |
·pGEX-TAT-GFP的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目的基因TAT-GFP与质粒pGEX-2T连接 | 第33页 |
·转化和重组子的筛选 | 第33-34页 |
·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3页 |
·转化 | 第33页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33-34页 |
·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 第34-42页 |
·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 第34-37页 |
·原理 | 第34-35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与GST-GFP的表达对照 | 第37-38页 |
·GST-TAT-GFP融合蛋白高表达克隆的筛选 | 第38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与GST-GFP表达条件的选择 | 第38-39页 |
·诱导温度的选择 | 第38页 |
·诱导时间的选择 | 第38-39页 |
·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纯化及SDS-PAGE分析 | 第39-40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与GST-GFP纯化的原理 | 第39页 |
·实验步骤 | 第39-40页 |
·融合蛋白的定量(Folin酚法) | 第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0页 |
·样品测定 | 第40页 |
·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 | 第40-42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0-41页 |
·实验步骤 | 第41-42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和GST-GFP的荧光学特性研究 | 第42页 |
·两种重组菌上清液、清洗液与菌体裂解液成分的比较 | 第42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作用的研究 | 第42-50页 |
·细胞培养、样品处理、实验结果观察与测定 | 第42-44页 |
·细胞和细胞培养 | 第42-43页 |
·样品处理 | 第43页 |
·实验结果观察与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43页 |
·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 | 第43-44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机制的研究 | 第44-45页 |
·细胞种类对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44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44页 |
·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 | 第44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动力学研究 | 第44-45页 |
·时间的影响 | 第44页 |
·浓度的影响 | 第44页 |
·温度对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44-45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44页 |
·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 | 第44-45页 |
·细胞代谢作用对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45页 |
·硫酸乙酰肝素对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45页 |
·荧光显微镜观察 | 第45页 |
·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 | 第45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对细胞的毒性研究 | 第45-48页 |
·融合蛋白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45-47页 |
·原理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46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6页 |
·实验步骤 | 第46-47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对细胞的毒性测定 | 第47-48页 |
·试剂 | 第47页 |
·实验步骤 | 第47-48页 |
·GST-TAT-GFP跨膜递送作用在动物体中的应用 | 第48-50页 |
·腹腔注射 | 第48页 |
·皮肤涂抹 | 第48-50页 |
·实验分组 | 第48页 |
·涂抹方法 | 第48-49页 |
·取材与制片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0-80页 |
·重组质粒pGEX-TAT-GFP的构建 | 第50-54页 |
·目的基因TAT-GFP的扩增 | 第50页 |
·质粒载体pGEX-2T和目的基因片断TAT-GFP的回收 | 第50-51页 |
·含pUCm-TAT-GFP质粒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51-53页 |
·重组质粒pGEX-TAT-GFP的构建 | 第53-54页 |
·GST-TAT-GFP与GST-GFP的表达、纯化及其鉴定 | 第54-63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与GST-GFP的表达对照 | 第54-55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高表达克隆的筛选 | 第55-56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与GST-GFP表达条件的确定 | 第56-59页 |
·诱导温度的选择 | 第56-57页 |
·诱导时间的选择 | 第57-59页 |
·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纯化及SDS-PAGE分析 | 第59-60页 |
·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测定 | 第60页 |
·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 | 第60-61页 |
·融合蛋白荧光学特性的研究 | 第61-62页 |
·两种重组菌上清液、清洗液与菌体裂解液成分的比较 | 第62-63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作用的研究 | 第63-80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机制的研究 | 第63-74页 |
·细胞种类对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63-65页 |
·融合蛋白跨膜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动力学特性 | 第65-69页 |
·时间对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65-67页 |
·浓度对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67-68页 |
·温度对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68-69页 |
·细胞代谢作用对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69-71页 |
·硫酸乙酰肝素对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影响 | 第71-74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的毒性研究 | 第74-76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对细胞的毒性研究 | 第75-76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跨膜递送的应用 | 第76-80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在小白鼠体内组织的跨膜递送 | 第76-78页 |
·融合蛋白GST-TAT-GFP在小白鼠皮肤的跨膜递送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1页 |
附录:TAT-GFP 测序结果 | 第91-9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